报价
HOME
报价
正文内容
uboot 读取整个nand Linux系统移植之—uboot移植,你们要的uboot终于来了,堪称精品
发布时间 : 2024-10-07
作者 : 小编
访问数量 : 23
扫码分享至微信

Linux系统移植之—uboot移植,你们要的uboot终于来了,堪称精品

作为一名过来人,uboot、kernel对每个学linux的来说都有很深的情谊,因为它们是一个系统跑起来的最基础,每个学linux的都会首先接触到。而它们本身就是一个精美的小系统,里边代码所体现的逻辑、算法以及每个绝妙的C知识点都让你沉醉其中。

uboot 属于bootloader的一种,是用来引导启动内核的,它的最终目的就是,从flash中读出内核,放到内存中,启动内核。具体内容如下:

1 u­boot 的介绍及系统结构

1.1 u­boot 介绍

1.2 获取 u­boot

1.3 u­boot 体系结构

1.3.1 u­boot 目录结构

2 uboot 的启动过程及工作原理

2.1 启动模式介绍

2.2 阶段 1 介绍

2.2.1 定义入口

2.2.2 设置异常向量

2.2.3 设置 CPU 的模式为 SVC 模式

2.2.4 关闭看门狗

2.2.5 禁掉所有中断

2.2.6 设置以 CPU 的频率

2.2.7 设置 CP15

2.2.8 配置内存区控制寄存器

2.2.9 安装 U­BOOT 使的栈空间

2.2.10 BSS 段清 0

2.2.11 搬移 Nand Flash 代码

2.2.12 进入 C 代码部分

2.3 阶段 2 的 C 语言代码部分 

2.3.1 调用一系列的初始化函数

2.3.2 初始化网络设备

2.3.3 进入主 UBOOT 命令行

2.4 代码搬运

3 uboot 的移 植过程

3.1 环境

3.2 步骤

3.2.1 修改 Makefile

3.2.2 在 board 子目录中建立 crane2410

3.2.3 在 include/configs/中建立配置头文件

3.2.4 指定交叉编译工具的路径

3.2.5 测试编译能否成功

3.2.6 修改 lowlevel_init.S 文件

2.9 UBOOT 的 Nand Flash 移植

3.2.8 重新编译 u­boot

3.2.9 把 u­boot 烧入 flash

4.2 常用命令使用说明

4.2.1 askenv(F)

在标准输入(stdin)获得环境变量。

4.2.2 autoscr

从内存(Memory)运行脚本。(注意,从下载地址开始,例如我们的开发板是从 0x30008000 处开始运

行).

CRANE2410 # autoscr 0x30008000

## Executing script at 30008000

4.2.3 base

打印或者设置当前指令与下载地址的地址偏移。

4.2.4 bdinfo

打印开发板信息

CRANE2410 # bdinfo

-arch_number = 0x000000C1 (CPU 体系结构号)

-env_t = 0x00000000 (环境变量)

-boot_params = 0x30000100 (启动引导参数)

-DRAM bank = 0x00000000 (内存区)

--> start = 0x30000000 (SDRAM 起始地址)

--> size = 0x04000000 (SDRAM 大小)

-ethaddr = 01:23:45:67:89:AB (以太网地址)

-ip_addr = 192.168.1.5 (IP 地址)

-baudrate = 115200 bps (波特率)

4.2.5 bootp

通过网络使用 Bootp 或者 TFTP 协议引导境像文件。

CRANE2410 # help bootp

bootp [loadAddress] [bootfilename]

4.2.6 bootelf

默认从 0x30008000 引导 elf 格式的文件(vmlinux)

CRANE2410 # help bootelf

bootelf [address] - load address of ELF image.

4.2.7 bootd(=boot)

引导的默认命令,即运行 U-BOOT 中在“include/configs/smdk2410.h” 中设置的“bootcmd” 中

的命令。如下:

#define CONFIG_BOOTCOMMAND "tftp 0x30008000 uImage; bootm 0x30008000";

在命令下做如下试验:

CRANE2410 # set bootcmd printenv

CRANE2410 # boot

bootdelay=3

baudrate=115200

ethaddr=01:23:45:67:89:abCRANE2410 # bootd

bootdelay=3

baudrate=115200

ethaddr=01:23:45:67:89:ab

4.2.8 tftp(tftpboot)

即将内核镜像文件从 PC 中下载到 SDRAM 的指定地址,然后通过 bootm 来引导内核,前提是所用 PC 要安装设

置 tftp 服务。

下载信息:

CRANE2410 # tftp 0x30008000 zImage

TFTP from server 10.0.0.1; our IP address is 10.0.0.110

Filename 'zImage'.

Load address: 0x30008000

Loading: #################################################################

#################################################################

#################################################

done

Bytes transferred = 913880 (df1d8 hex)

4.2.9 bootm

内核的入口地址开始引导内核。

CRANE2410 # bootm 0x30008000

## Booting image at 30008000 ...

Starting kernel ...

Uncompressing

Linux......................................................................

done, .

4.2.10 go

直接跳转到可执行文件的入口地址,执行可执行文件。

CRANE2410 # go 0x30008000

## Starting application at 0x30008000 ...

4.2.11 cmp

对输入的两段内存地址进行比较。

CRANE2410 # cmp 0x30008000 0x30008040 64

word at 0x30008000 (0xe321f0d3) != word at 0x30008040 (0xc022020c)

Total of 0 words were the same

CRANE2410 # cmp 0x30008000 0x30008000 64

Total of 100 words were the same

4.2.12 coninfo

打印所有控制设备和信息,例如

-List of available devices:

-serial 80000003 SIO stdin stdout stderr

4.2.13 cp

内存拷贝,cp 源地址 目的地址 拷贝大小(字节)

CRANE2410 # help cp

cp [.b, .w, .l] source target count

ANE2410 # cp 0x30008000 0x3000f000 644.2.14 date

获得/设置/重设日期和时间

CRANE2410 # date

Date: 2006-6-6 (Tuesday) Time: 06:06:06

4.2.15 erase(F)

擦除 FLASH MEMORY, 由于该 ARM 板没有 Nor Flash, 所有不支持该命令.

CRANE2410 # help erase

erase start end

- erase FLASH from addr 'start' to addr 'end'

erase start +len

- erase FLASH from addr 'start' to the end of sect w/addr 'start'+'len'-1

erase N:SF[-SL]

- erase sectors SF-SL in FLASH bank # N

erase bank N

- erase FLASH bank # N

erase all

- erase all FLASH banks

4.2.16 flinfo(F)

打印 Nor Flash 信息, 由于该 ARM 板没有 Nor Flash, 所有不支持该命令.

4.2.17 iminfo

打印和校验内核镜像头, 内核的起始地址由 CFG_LOAD_ADDR 指定:

#define CFG_LOAD_ADDR 0x30008000 /* default load address */

该宏在 include/configs/crane2410.h 中定义.

CRANE2410 # iminfo

## Checking Image at 30008000 ...

Image Name: Linux-2.6.14.1

Created: 2006-06-28 7:43:01 UTC

Image Type: ARM Linux Kernel Image (uncompressed)

Data Size: 1047080 Bytes = 1022.5 kB

Load Address: 30008000

Entry Point: 30008040

Verifying Checksum ... OK

4.2.18 loadb

从串口下载二进制文件

CRANE2410 # loadb

## Ready for binary (kermit) download to 0x30008000 at 115200 bps...

## Total Size = 0x00000000 = 0 Bytes

## Start Addr = 0x30008000

4.2.19 md

显示指定内存地址中的内容

CRANE2410 # md 0

00000000: ea000012 e59ff014 e59ff014 e59ff014 ................

00000010: e59ff014 e59ff014 e59ff014 e59ff014 ................

00000020: 33f80220 33f80280 33f802e0 33f80340 ..3...3...3@..3

00000030: 33f803a0 33f80400 33f80460 deadbeef ...3...3`..3....

00000040: 33f80000 33f80000 33f9c0b4 33fa019c ...3...3...3...3

00000050: e10f0000 e3c0001f e38000d3 e129f000 ..............).00000060: e3a00453 e3a01000 e5801000 e3e01000 S...............

00000070: e59f0444 e5801000 e59f1440 e59f0440 D.......@...@...

00000080: e5801000 e59f043c e3a01003 e5801000 ....<...........

00000090: eb000051 e24f009c e51f1060 e1500001 Q.....O.`.....P.

000000a0: 0a000007 e51f2068 e51f3068 e0432002 ....h ..h0... C.

000000b0: e0802002 e8b007f8 e8a107f8 e1500002 . ............P.

000000c0: dafffffb e51f008c e2400803 e2400080 ..........@...@.

000000d0: e240d00c e51f0094 e51f1094 e3a02000 ..@.......... ..

000000e0: e5802000 e2800004 e1500001 dafffffb . ........P.....

000000f0: eb000006 e59f13d0 e281f000 e1a00000 ................

4.2.20 mm

顺序显示指定地址往后的内存中的内容,可同时修改,地址自动递增。

CRANE2410 # mm 0x30008000

30008000: e1a00000 ? fffff

30008004: e1a00000 ? eeeeee

30008008: e1a00000 ? q

CRANE2410 # md 30008000

30008000: 000fffff 00eeeeee e1a00000 e1a00000 ................

30008010: e1a00000 e1a00000 e1a00000 e1a00000 ................

30008020: ea000002 016f2818 00000000 000df1d8 .....(o.........

30008030: e1a07001 e3a08000 e10f2000 e3120003 .p....... ......

4.2.21 mtest

简单的 RAM 检测

CRANE2410 # mtest

Pattern FFFFFFFD Writing... Reading...

4.2.22 mw

向内存地址写内容

CRANE2410 # md 30008000

30008000: ffffdffd ffffdffc ffffdffb ffffdffa ................

CRANE2410 # mw 30008000 0 4

CRANE2410 # md 30008000

30008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

4.2.23 nm

修改内存地址, 地址不递增

CRANE2410 # nm 30008000

30008000: de4c457f ? 00000000

30008000: 00000000 ? 11111111

30008000: 11111111 ?

4.2.24 printenv

打印环境变量

CRANE2410 # printenv

bootdelay=3

baudrate=115200

ethaddr=01:23:45:67:89:ab

ipaddr=10.0.0.110

serverip=10.0.0.1

netmask=255.255.255.0

stdin=serial

stdout=serialstderr=serial

Environment size: 153/65532 bytes

4.2.25 ping

ping 主机

CRANE2410 # ping 10.0.0.1

host 10.0.0.1 is alive

4.2.26 reset

复位 CPU

4.2.27 run

运行已经定义好的 U-BOOT 的命令

CRANE2410 # set myenv ping 10.0.0.1

CRANE2410 # run myenv

host 10.0.0.1 is alive

4.2.28 saveenv(F)

保存设定的环境变量

4.2.29 setenv

设置环境变量

CRANE2410 # setenv ipaddr 10.0.0.254

CRANE2410 # printenv

ipaddr=10.0.0.254

4.2.30 sleep

命令延时执行时间

CRANE2410 # sleep 1

4.2.31 version

打印 U-BOOT 版本信息

CRANE2410 # version

U-Boot 1.1.4 (Jul 4 2006 - 12:42:27)

4.2.32 nand info

打印 nand flash 信息

CRANE2410 # nand info

Device 0: Samsung K9F1208U0B at 0x4e000000 (64 MB, 16 kB sector)

4.2.33 nand device <n>

显示某个 nand 设备

CRANE2410 # nand device 0

Device 0: Samsung K9F1208U0B at 0x4e000000 (64 MB, 16 kB sector)

... is now current device

4.2.34 nand bad

CRANE2410 # nand bad

Device 0 bad blocks:4.2.35 nand read

nand read InAddr FlAddr size

InAddr: 从 nand flash 中读到内存的起始地址。

FlAddr: nand flash 的起始地址。

size: 从 nand flash 中读取的数据的大小。

CRANE2410 # nand read 0x30008000 0 0x100000

NAND read: device 0 offset 0, size 1048576 ...

1048576 bytes read: OK

4.2.36 nand erease

nand erase FlAddr size

FlAddr: nand flash 的起始地址

size: 从 nand flash 中擦除数据块的大小

CRANE2410 # nand erase 0x100000 0x20000

NAND erase: device 0 offset 1048576, size 131072 ... OK

4.2.37 nand write

nand write InAddr FlAddr size

InAddr: 写到 Nand Flash 中的数据在内存的起始地址

FlAddr: Nand Flash 的起始地址

size: 数据的大小

CRANE2410 # nand write 0x30f00000 0x100000 0x20000

NAND write: device 0 offset 1048576, size 131072 ...

131072 bytes written: OK

4.2.37 nboot

u-boot-1.1.4 代码对于 nboot 命令的帮助不正确,修改如下:

正确的顺序为:

nboot InAddr dev FlAddr

InAddr: 需要装载到的内存的地址。

FlAddr: 在 nand flash 上 uImage 存放的地址

dev: 设备号

需要提前设置环境变量,否则 nboot 不会调用 bootm

CRANE2410 #setenv autostart yes

CRANE2410 # nboot 30008000 0 100000

Loading from device 0: <NULL> at 0x4e000000 (offset 0x100000)

Image Name: Linux-2.6.14.3

Created: 2006-07-06 7:31:52 UTC

Image Type: ARM Linux Kernel Image (uncompressed)

Data Size: 897428 Bytes = 876.4 kB

Load Address: 30008000

Entry Point: 30008040

Automatic boot of image at addr 0x30008000 ...

## Booting image at 30008000 ...

Starting kernel ...

4.3 命令简写说明

所以命令都可以简写,只要命令前面的一部分不会跟其它命令相同,就可以不用写全整个命令.save 命令

CRANE2410 # sa

Saving Environment to Flash...

Un-Protected 1 sectors

Erasing Flash...Erasing sector 10 ... Erased 1 sectors

4.4 把文件写入 NandFlash

如果把一个传到内存中的文件写入到 Nand Flash 中, 如:新的 uboot.bin, zImage(内核),

rootfs 等, 如果做呢?我们可以用 Nand Flash 命令来完成. 但是 Nand Flash 写时,必须先要把 Nand

Flash 的写入区全部擦除后,才能写. 下面以把内存 0x30008000 起长度为 0x20000 的内容写到 Nand

Flash 中的 0x100000 为例.

CRANE2410 # nand erase 0x100000 20000

NAND erase: device 0 offset 1048576, size 131072 ... OK

CRANE2410 # nand write 0x30008000 0x100000 0x20000

NAND write: device 0 offset 1048576, size 131072 ...

131072 bytes written: OK

说说UBOOT的几个核心问题

本文目的,有助于嵌入式新手对uboot有个大概的了解,方便老手回忆,复习。

为什么需要U-BOOT?

1、计算机系统的主要部件

(1)计算机系统就是以CPU为核心来运行的系统。

典型的计算机系统有:

PC机(台式机+笔记本)

嵌入式设备(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

单片机(家用电器像电饭锅、空调)

(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件非常多,不同的计算机系统组成部件也不同。但是所有的计算机系统运行时需要的主要核心部件都是3个东西:

CPU+外部存储器(Flash/硬盘)+ 内部存储器(DDR SDRAM/SDRAM/SRAM)

2、PC机的启动过程

(1)部署:

典型的PC机的BIOS程序部署在PC机主板上(随主板出厂时已经预制了),操作系统部署在硬盘上,内存在掉电时无作用,CPU在掉电时不工作。

(2)启动过程:

PC上电后先执行BIOS程序(实际上PC的BIOS就是NorFlash),BIOS程序负责初始化DDR内存,负责初始化硬盘,然后从硬盘上将OS镜像读取到DDR中,然后跳转到DDR中去执行OS直到启动(OS启动后BIOS就无用了)

3、典型嵌入式linux系统启动过程

(1)典型嵌入式系统的部署:

uboot程序部署在Flash(能作为启动设备的Flash)上、OS部署在FLash(嵌入式系统中用Flash代替了硬盘)上、内存在掉电时无作用,CPU在掉电时不工作。

(2)启动过程:

嵌入式系统上电后先执行uboot、然后uboot负责初始化DDR,初始化Flash,然后将OS从Flash中读取到DDR中,然后启动OS(OS启动后uboot就无用了)

总结:

嵌入式系统和PC机的启动过程几乎没有两样,只是BIOS成了uboot,硬盘成了Flash。

4、android系统启动过程

(1)Android系统的启动和Linux系统(前面讲的典型的嵌入式系统启动)几乎一样。

即:前面完全一样,只是在内核启动后加载根文件系统后不同了。

android的启动和linux的差别在第二阶段。

(2)可以认为启动分为2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uboot到OS启动;

第二个阶段是OS启动后到rootfs加载到命令行执行;

5、总结:uboot到底是干嘛的?

(1)uboot主要作用是用来启动操作系统内核。

(2)uboot还要负责部署整个计算机系统。

(3)uboot中还要驱动一些外设比如Flash。lcd,触摸屏等。

(4)uboot还得提供一个命令行界面供人来操作。

UBOOT是什么?

1、uboot从哪里来?

(1)uboot是SourceForge一个德国人发起的的开源项目。

(2)uboot就是由一个人发起,然后由整个网络上所有感兴趣的人共同维护发展而来的一个bootloader。

2、uboot的发展历程

(1)自己使用的小开源项目。

(2)被更多人认可使用

(3)被很多SoC厂商默认支持。

总结:

uboot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业内bootloader标准。现在大部分的嵌入式设备都会默认使用uboot来作为bootloader。

3、uboot的版本号问题

(1)早期的uboot的版本号类似于这样:uboot1.3.4。后来版本号便成了类似于uboot-2010.06。

(2)uboot的核心部分几乎没怎么变化,越新的版本支持的开发板越多而已,对于一个老版本的芯片来说,新旧版本的uboot并没有差异。

4、什么是uboot的可移植性?

(1)uboot就是universal bootloader(通用的启动代码),通用的意思就是在各种地方都可以用。所以说uboot具有可移植性。

(2)uboot具有可移植性并不是说uboot在哪个开发板都可以随便用,而是说uboot具有在源代码级别的移植能力,可以针对多个开发板进行移植,移植后就可以在这个开发板上使用了。

UBOOT的功能

1、自身可开机直接启动

(1)一般的SoC都支持多种启动方式,比如SD卡启动、NorFlash启动、NandFlash启动等·····uboot要能够开机启动,必须根据具体的SoC的启动设计来设计uboot。

(2)uboot必须进行和硬件相对应的代码级别的更改和移植,才能够保证可以从相应的启动介质启动。uboot中第一阶段的start.S文件中具体处理了这一块。

2、能够引导操作系统内核启动并给内核传参

(1)uboot的终极目标就是启动内核。

(2)linux内核在设计的时候,设计为可以被传参。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uboot中事先给linux内核准备一些启动参数放在内存中特定位置然后传给内核,内核启动后会到这个特定位置去取uboot传给他的参数,然后在内核中解析这些参数,这些参数将被用来指导linux内核的启动过程。

3、能提供系统部署功能

(1)uboot必须能够被人借助而完成整个系统(包括uboot、kernel、rootfs等的镜像)在Flash上的烧录下载工作。

4、能进行soc级和板级硬件管理

(1)uboot中实现了一部分硬件的控制能力(uboot中初始化了一部分硬件),因为uboot为了完成一些任务必须让这些硬件工作。譬如uboot要在刷机时LCD上显示进度条就必须能驱动LCD,譬如uboot能够通过串口提供操作界面就必须驱动串口。譬如uboot要实现网络功能就必须驱动网卡芯片。

(2)SoC级(譬如串口)就是SoC内部外设,板级就是SoC外面开发板上面的硬件(譬如网卡、iNand)

5、uboot的“生命周期”

(1)uboot的生命周期就是指:uboot什么时候开始运行,什么时候结束运行。

(2)uboot本质上是一个裸机程序(不是操作系统),一旦uboot开始SoC就会单纯运行uboot(意思就是uboot运行的时候别的程序是不可能同时运行的),一旦uboot结束运行则无法再回到uboot(所以uboot启动了内核后uboot自己本身就死了,要想再次看到uboot界面只能重启系统。重启并不是复活了刚才的uboot,重启只是uboot的另一生。

(3)uboot的入口和出口。uboot的入口就是开机自动启动,uboot的唯一出口就是启动内核。uboot还可以执行很多别的任务(譬如烧录系统),但是其他任务执行完后都可以回到uboot的命令行继续执行uboot命令,而启动内核命令一旦执行就回不来了。

总结:一切都是为了启动内核。

uboot的工作方式

1、从裸机程序镜像uboot.bin说起

(1)uboot的本质就是一个裸机程序,和我们裸机全集中写的那些裸机程序xx.bin并没有本质区别。如果非说要有区别,那就是:我们写的大部分小于16KB,而uboot大于16KB(一般uboot在180k-400k之间)。

(2)uboot本身是一个开源项目,由若干个.c文件和.h文件组成,配置编译之后会生成一个uboot.bin,这就是uboot这个裸机程序的镜像文件。然后这个镜像文件被合理的烧录到启动介质中拿给SoC去启动。也就是说uboot在没有运行时表现为uboot.bin,一般躺在启动介质中。

(3)uboot运行时会被加载到内存中然后一条指令一条指令的拿给CPU去运行。

2、uboot的命令式shell界面

(1)普通的裸机程序运行起来就直接执行了,执行时效果和代码有关。

(2)有些程序需要和人进行交互,于是乎程序中就实现了一个shell(shell就是提供人机交互的一个界面。

注意:

shell并不是操作系统,和操作系统一点关系都没有。linux中打开一个终端后就得到了一个shell,可以输入命令回车执行。uboot中的shell工作方式和linux中的终端shell非常像(其实几乎是一样的,只是命令集不一样。譬如linux中可以ls,uboot中ls就不识别)。

3、掌握uboot使用的2个关键点:命令和环境变量

(1)uboot启动后大部分时间和工作都是在shell下完成的(譬如uboot要部署系统要在shell下输命令、要设置环境变量也得在命令行下,要启动内核也要在命令行底下敲命令)。

(2)命令就是uboot的shell中可以识别的各种命令。uboot中有几十个命令,其中有一些常用另一些不常用(我们还可以自己给uboot添加命令)。

(3)uboot的环境变量和操作系统的环境变量工作原理和方式几乎完全相同。uboot在设计时借助了操作系统的设计理念(命令行工作方式借鉴了linux终端命令行,环境变量借鉴了操作系统的环境变量,uboot的驱动管理几乎完全照抄了linux的驱动框架)。

(4)环境变量可以被认为是系统的全局变量,环境变量名都是系统内置的(认识就认识,不认识就不认识,这部分是系统自带的默认的环境变量,譬如PATH;但是也有一部分环境变量是自己添加的,自己添加的系统就不认识但是我们自己认识)。

系统或者我们自己的程序在运行时可以通过读取环境变量来指导程序的运行。这样设计的好处就是灵活,譬如我们要让一个程序更改运行方法,不用去重新修改程序代码再重新编译运行,而只要修改相应的环境变量就可以了。

(5)环境变量就是运行时的配置属性。

uboot中对Flash和DDR的管理

1、uboot阶段Flash的分区

(1)所谓分区,就是说对Flash进行分块管理。

(2)PC机等产品中,因为大家都是在操作系统下使用硬盘的,整个硬盘由操作系统统一管理,操作系统会使用文件系统帮我们管理硬盘空间。(管理保证了文件之间不会互相堆叠),于是乎使用者不用自己太过在意分区问题。

(3)在uboot中是没有操作系统的,因此我们对Flash(相当于硬盘)的管理必须事先使用分区界定(实际上在uboot中和kernel中都有个分区表,分区表就是我们在做系统移植时对Flash的整体管理分配方法)。有了这个界定后,我们在部署系统时按照分区界定方法来部署,uboot和kernel的软件中也是按照这个分区界定来工作,就不会错。

(4)分区方法不是一定的,不是固定的,是可以变动的。但是在一个移植中必须事先设计好定死,一般在设计系统移植时就会定好,定的标准是:

uboot:uboot必须从Flash起始地址开始存放(也许是扇区0,也许是扇区1,也许是其他,取决于SoC的启动设计),uboot分区的大小必须保证uboot肯定能放下,一般设计为512KB或者1MB(因为一般uboot肯定不足512KB,给再大其实也可以工作,但是浪费);

环境变量:环境变量分区一般紧贴着uboot来存放,大小为32KB或者更多一点。

kernel:kernel可以紧贴环境变量存放,大小一般为3MB或5MB或其他。

rootfs:······

剩下的就是自由分区,一般kernel启动后将自由分区挂载到rootfs下使用

总结:一般规律如下: (1)各分区彼此相连,前面一个分区的结尾就是后一个分区的开头。(2)整个flash充分利用,从开头到结尾。(3)uboot必须在Flash开头,其他分区相对位置是可变的。(4)各分区的大小由系统移植工程师自己来定,一般定为合适大小(不能太小,太小了容易溢出;不能太大,太大了浪费空间)(5)分区在系统移植前确定好,在uboot中和kernel中使用同一个分区表。将来在系统部署时和系统代码中的分区方法也必须一样。

2、uboot阶段DDR的分区

(1)DDR的分区和Flash的分区不同,主要是因为Flash是掉电存在的,而DDR是掉电消失,因此可以说DDR是每次系统运行时才开始部署使用的。

(2)内存的分区主要是在linux内核启动起来之前,linux内核启动后内核的内存管理模块会接管整个内存空间,那时候就不用我们来管了。

(3)注意内存分区关键就在于内存中哪一块用来干什么必须分配好,以避免各个不同功能使用了同一块内存造成的互相踩踏。

比如说我们tftp 0x23E00000 zImage去下载zImage到内存的0x23E00000处就会出错,因为这个内存处实际是uboot的镜像所在。这样下载会导致下载的zImage把内存中的uboot覆盖掉。

下一篇讲讲<uboot的常用命令和用法>

「新品首发」STM32MP157开发板火爆预售!首批仅300套

相关问答

U盘不能 读取 - 7l5bqa9BU0 的回答 - 懂得

怎么会不能读取了,是不是你锁住了可能你的优盘是水盘,我碰到过这种情况,可以用uboot格式化一下,如果还不行再用量产工具修复吧是的,最好不要太满,...

目前不同厂家的单片机都采用什么架构?

单片机采用的架构主要有两种:哈佛结构和冯诺依曼结构。一、哈佛结构哈佛结构是一种将程序指令存储和数据存储分开的存储器结构。哈佛结构是一种并行体系结构。...

 电感镇流器  广州新太 
王经理: 180-0000-0000(微信同号)
10086@qq.com
北京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国际大厦08A座
©2024  上海羊羽卓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  程序由Z-BlogPHP强力驱动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微信号

QQ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热线

188-0000-0000
专属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微信交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