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国内公司进军服务器芯片领域
我们日常的芯片,其实有几个大市场,集成电路(IC)其实只是半导体的一部分,其他还有分立器件(二极管,三极管之类),光电子,传感器。
而集成电路就是四大类:一个是存储芯片市场 ,包括DRAM,NAND FLASH,韩国的三星和海力士之所以能成为营收全球前四位的半导体厂家,就是因为其主要收入是来自DRAM和NAND FLASH这样的存储器产品。我国在这方面从2016年开始也开工建设了长江存储和合肥长鑫公司,目前已经在市场销售国产存储器颗粒了。
一个是逻辑芯片 ,简单的说就是CPU,GPU,FPGA,ASIC,DSP芯片等,例如我们熟知的英特尔,AMD开发的笔记本和台式机电脑芯片就是CPU;像寒武纪,燧原,地平线,奕斯伟,华为等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芯片就属于ASIC专用芯片。
可以说存储芯片和逻辑芯片都是我国芯片实现国产化的主战场,这两者在金额上来讲占据一大半的金额。
还有一个是MCU微处理器 ,这个其实和逻辑芯片的区别在业界是比较模糊的,不过从应用来说,一般是用于家电,工业控制系统、汽车电子、医疗产品等场景,可以总结下这些场景对计算能力的要求不是很高,同时更多要求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目前国内兆易创新,中颖电子都在搞MCU。
另外就是模拟芯片 了,前面三类都是数字芯片,处理的是数字信号,也就是1-0信号,而模拟芯片则是处理连续的物理信号,包括声光力热电磁波等。模拟芯片主要是电源管理芯片和信号链芯片两大类。
目前总体来说,我国有个很大的不足就是在逻辑芯片的CPU这一块 ,CPU是逻辑芯片里面最大的种类。CPU的应用有三个最大的领域:电脑(笔记本/台式机)、智能手机、数据中心服务器。
目前我国只是在智能手机这部分有一定的份额,其实主要就是来自华为海思的麒麟芯片,不过现在由于美国制裁因素,麒麟芯片无法继续生产了,现在还有紫光展锐在这个领域发展。而在电脑CPU,以及数据中心服务器CPU芯片这两大领域目前基本还是空白。究其原因,还是技术门槛高,研发难度大,全球能够进入这个领域的玩家寥寥。在电脑CPU领域,目前全球就是英特尔和AMD,下图是AMD的CPU在全球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市场的份额,数据来自Mercury Research。
2021年Q1分别为19.3%和18%,而其余的份额基本都来自英特尔,换句话说英特尔占据了全球电脑CPU市场的80%。
而在数据中心服务器芯片领域也是同样的,英特尔和AMD是两个最主要的玩家,而英特尔的市场份额更大,下图中AMD的X86服务器芯片在2021年Q1的全球X86服务器芯片中的份额不过只有8.9%,而其余超过90%都是来自英特尔。
注意不管是电脑CPU,还是数据中心CPU,英特尔的X86架构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在电脑CPU领域,几乎100%使用X86架构,而在数据中心服务器CPU领域,根据Trendforce在2021年8月的文章估计,使用ARM架构的服务器芯片只占到了整个市场的3%,其余97%仍然是X86芯片,并且认为至少在2023年之前,ARM芯片还无法和X86芯片抗衡。
X86架构占据优势其实就是两大原因,一是性能,二是软件生态,其中后者是更为重要的原因,不过全球公司在进入云时代之后,事情开始有了变化。目前全球云计算公司,全球最大的云计算公司亚马逊,以及也在做云的华为公司,都推出了自研的基于ARM架构的服务器芯片,如AWS的Graviton2、华为鲲鹏920等,试图通过低功耗优势的ARM架构在服务器芯片市场获得份额。
华为的鲲鹏920在获得了ARM V8的永久授权之后,目前在独立发展。在华为发布的《鲲鹏计算产业白皮书》里面,写明了鲲鹏处理器核、微架构和芯片均由华为自主研发设计,鲲鹏计算产业兼容全球Arm生态,二者共享生态资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称之为鲲鹏生态。
目前阿里旗下的芯片公司平头哥也在2021年云栖大会上推出了自己的ARM架构芯片,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在意料之中,是因为阿里一向是国内自主研发做的比较好的企业之一,最典型的代表是全球第三、亚洲第一的云计算公司阿里云。阿里云可以说是国内最早提出去IOE的企业,从飞天操作系统到数据库都实现了自研,很好的支撑了每年的双十一流量高峰。
从软到硬,阿里的技术栈也开始延伸到最硬核的芯片领域。2018年云栖大会,阿里成立平头哥,正式宣告进入芯片领域。在外界,平头哥蜜獾的“人生信条”也不胫而走,尤其是那句“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2019年7月和9月,平头哥相继发布了玄铁910处理器和含光800芯片,前者是用于AIoT物联网终端场景,后者是用于阿里自家的云端服务器场景的AI芯片,含光800用于图像搜索(输入具有相同元素或主题内容的突破,在图片库查找相似或者相同的图片),场景识别(天空,草地,人物等),视频内容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但实话实说,这两款产品并不能支撑起一家顶级芯片公司,可以说相比阿里在国内互联网企业界的地位,平头哥在芯片企业中还属于小辈级别,外界也不清楚阿里对于平头哥的发展究竟有多大的野心。
但2021年10月,阿里云栖大会发布的阿里首款服务器通用芯片,这个多少是让人觉得有点意外的,因为平头哥之前发布的IoT芯片和AI芯片,在整个行业来看很多中小公司都在做,并无特别出彩之处,而服务器芯片的研发难度是要高出一个等级的,整个行业几乎就是被英特尔和AMD统治, 国内目前仅有华为的鲲鹏芯片能够占有一定的份额,平头哥的加入,这无疑对中国芯片产业来说是个好消息,也可以看出平头哥在阿里云体系中承担了逐步实现芯片全栈自研的任务。
服务器芯片的设计为什么难?
服务器芯片之所以难,在于技术和生态都具有重重阻碍, 在技术上,通用CPU由于需要具备全面的性能,理论上专用芯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因此在研发难度上就很大。
更何况英特尔的X86架构经过长期的发展,总体稳定而成熟,性能先进,在服务器芯片领域占据绝对的优势,要想研发X86架构的芯片,都需要获得英特尔的授权,而这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AMD历史上能获得X86的授权,也是因为当年的电脑大客户IBM的多供应商要求,英特尔不能成为独家供应商,所以在1982年授权给AMD,不过后来英特尔又撤回了授权,因此两家还打了多年官司,形成如今的局面,到现在显然英特尔并不希望有更多竞争对手的进入。
而ARM架构的出现,使得在服务器芯片领域有了新玩家进入的希望,但是现今的服务器和电脑市场,由于英特尔的X86架构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因此下游的服务器和电脑品牌厂家也不得不考虑和忌惮英特尔的强势地位,毕竟英特尔能否供货,供多少货可以决定自己的出货量,这就造成了和智能手机市场不同的局面。
智能手机市场由于ARM架构的授权,苹果,华为,三星都有自研的SoC,而在个人电脑和服务器市场,没有哪个厂家自研通用CPU,一则无法获得英特尔授权,二则上游的英特尔在供货方面占据统治地位,理论上甚至可以说英特尔分配多少芯片给你,你就能制造出多少服务器和电脑。
ARM架构的出现,使得市场出现了希望,苹果推出了基于ARM架构的M1处理器,用于自己的Macbook笔记本上门,而在服务器领域,国内在华为之后,阿里也推出了基于ARM架构的服务器芯片,也是用于自家的服务器上。
可见,进入服务器芯片这个市场,不仅仅是需要技术上具备高水平,还需要有能与X86抗衡的新架构,同时还需要新进入厂家自己就有消耗芯片的能力,因此华为,阿里就成为极少数同时具备以上条件的国内厂家。
阿里这款芯片使用了2021年3月ARM发布的最新V9架构,采用5nm制程工艺,在云栖大会现场,阿里云还发布了基于该芯片的磐久服务器,这是阿里云首款全栈自研服务器,将在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试验部署,通过阿里云向行业输送算力。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表示:“倚天710是为云而生的芯片,也是阿里巴巴第一款通用芯片,它兼顾了性能和功耗的优势,可进一步降低云上企业的成本,目前,阿里云已经全面兼容x86、ARM及RISC-V等架构,我们可为客户提供多种云计算选择。”
阿里云是目前中国云计算市场最大的供应商,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阿里云营收为160.51亿元,同比增长29%,营收主要由互联网、金融服务及零售行业客户收入的增长所推动。这充分说明了阿里做芯片的逻辑:它从不断变化的、增长的市场需求出发,驱动完成底层核心技术的演进。
新增一家具备通用芯片设计能力的公司,对中国芯片产业意味着什么?
而对于国内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加大了对于硬核科技的投入,也有利于增加硬核科技行业的高薪岗位数量,培养和训练更多的芯片类人才,这对整个社会也是有利的。
芯片设计这个行业,国内目前还非常缺乏巨头公司,相比高通、博通、英特尔、联发科、AMD、苹果、Nvidia这些巨头芯片设计公司,国内的芯片设计企业还处于小而散的阶段,都还没有到“大而不强”的阶段。而我们也可以看出,以上这些国际巨头,基本都具备很强的通用CPU的设计能力,以及占有大量的全球份额,具备雄厚的资本和技术实力。
在智能手机的SoC领域,国内主要就是海思麒麟和紫光展锐,而在服务器芯片的通用CPU领域,国内主要就只有海思鲲鹏,而拥有雄厚资金实力,以及自带不断增长的云服务器需求的阿里的入局服务器芯片,这相比之前平头哥发布的AI芯片和RISC-V处理器更向前了一步,无疑是件好事,阿里在这方面走出了第一步,这是一个进步。
希望更多的互联网企业加大对于硬核科技的投入,毕竟在真正的科技领域产生高薪工作岗位,这对整个社会产生的价值我认为是最高的。
「盘点」中国大陆本土主要SSD品牌厂商
集邦咨询半导体研究中心(DRAMeXchange)2018年全球SSD模组厂自有品牌在渠道市场的出货量排名调查显示,2018年全球渠道SSD出货量约8100万台水平,较2017年成长近50%,其中前十大模组厂占市场比重达60%。
在这次排名中,第二到第十名厂商皆为中国大陆厂商与中国台湾地区厂商。集邦咨询指出,相较之下,台厂的保守、陆厂的积极,在同时面临NAND Flash大跌与供货充足等有利环境下,很明显陆厂市占表现优于台厂。2019年中国大陆品牌厂商预估将持续占据前十大多数席位,但受到产业将进入洗牌的局面,二、三线品牌厂商将逐渐难以生存。
集邦咨询分析,由于中国大陆品牌模组厂在渠道市场的成长潜力极大,也因而成为SSD控制芯片大厂的兵家必争之地。那么,目前中国大陆本土有哪些SSD品牌厂商?以下将盘点一下主要厂商(排名不分先后)
深圳市金泰克半导体有限公司(金泰克 Tigo)深圳市金泰克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多年以来始终专注存储领域,业务包括企业级存储、数据中心存储、工业控制级存储、嵌入式存储、电竞级存储、消费级存储等多方面,并依托创新的研发技术、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标准化的管理,最终形成了从产品设计、研发、制造到销售的高效服务体系,以卓越的自主研发实力获得了国家高新企业的资质。
在集邦咨询2018年全球前十大SSD模组厂自有品牌渠道市场排名中,金泰克以6%的市占率位列全球第三。集邦咨询指出,金泰克的SSD产品销售以中国大陆市场为主,为了抢占近年来快速成长的中国大陆SSD市场,不但有完整的高、中、低端产品线,也积极建立其品牌形象,2018年受惠于NAND Flash跌价与供货充足,市占稳居第三名。
深圳市嘉实威业科技有限公司(影驰 GALAXY)GALAXY Microsystems Ltd.于1994年成立于中国香港,致力于计算机硬件的生产和销售。2003年,影驰科技中国内地分公司成立,并推出以“影驰”命名的国内品牌,现由深圳市嘉实威业科技有限公司运营。2011年11月,影驰发布自有品牌高速存储SSD固态硬盘,正式进军存储领域,并于2015年发布旗下存储全新产品线PC内存条,进一步拓展存储布局。
目前影驰显卡、SSD、DDR内存、主板、移动存储等系列产品,在集邦咨询2018年全球前十大SSD模组厂自有品牌渠道市场排名中,影驰以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
广州商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台电、铭瑄)广州商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994年成立于广州,是一家从事消费数码电子产品研发和计算机硬件及周边设备、生产及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旗下拥有消费类数码品牌“台电”、计算机硬件及周边产品品牌“铭瑄”和“梅捷”。
台电TECLAST在1999年创始之初就已正式进入存储领域,1999年推出光存储产品线、2003年推出U盘系列产品线、2010年推出移动硬盘产品、2017年推出台电内存系列产品,已拥有完整的存储研发团队以及丰富的上游供应商。在集邦咨询2018年全球前十大SSD模组厂自有品牌渠道市场排名中,台电排名第五。
商科旗下另一个品牌铭瑄始创于2002年,2015年正式进军半导体存储市场,建立铭瑄存储品牌,相继推出系列SSD产品,并于2017年推出了DDR4内存。
深圳市七彩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七彩虹Colorfull)深圳市七彩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国内一家DIY硬件厂商,其前身世和资讯公司成立于1995年,如今已由计算机零组件代理商发展成为拥有自主研发、生产、品牌、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企业,涵盖显卡、主板、存储、MiniPC、工控整机等产品,旗下拥有七彩虹、Colorfly、镭风三大自主品牌。
据了解,2015年5月七彩虹正式推出旗下首款七彩虹SSD产品,正式进军存储领域。2017年1月,七彩虹SSD存储事业部正式成立,成为七彩虹旗下独立存储品牌,拥有SL、CN、CP、CM等多系列不同规格的存储产品。在集邦咨询2018年全球前十大SSD模组厂自有品牌渠道市场排名中,七彩虹排名第六。
深圳市海优达电子有限公司(士必得Sunspeed)士必得始于2008年,是中国大陆SSD固态硬盘品牌,隶属于深圳市海优达电子有限公司。该公司专注于固态硬盘SSD的研发、测试与制造,作为基于NAND闪存解决方案供货商,士必得先后为机顶盒、视频监控医疗器械、工控电脑、上网本一体机等国内外知名厂商提供量身定制的SSD固态存储产品。
经过多年沉淀,士必得的产品系列涵盖了企业级存储、工业级存储、电竞和消费级存储等多个领域。在集邦咨询2018年全球前十大SSD模组厂自有品牌渠道市场排名中,士必得排名第八。
联想集团(Lenovo)联想集团是国内著名的硬件厂商,曾推出自由品牌的移动硬盘、显示器、打印机、键鼠、U盘等,并进入SSD领域。据了解,2016年联想开始铺货自有品牌SSD,包括SL500、SL510、SL700三种型号的固态硬盘,接口有SATA、mSATA、M.2等。
在PC级SSD市场,联想主要将其SSD集成于其PC产品中提供给用户。在集邦咨询2018年全球前十大SSD模组厂自有品牌渠道市场排名中,联想排名第九。
深圳佰维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BIWIN)深圳佰维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专注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存储产品,佰维BIWIN具备存储软硬件和固件开发能力。佰维BIWIN的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固态硬盘、嵌入式存储芯片、存储卡、内存模组和客制化服务等。
佰维BIWIN已经推出一系列具备行业特性的存储产品,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视频监控、工业自动化、车载电子等。此外,佰维BIWIN针对智能硬件开发的SiP先进封测技术具备更大的设计自由度,更短的研发周期,更低的研发费用以及IP保护等优势,为物联时代的高端电子设备提供绝佳的封装方案,赋能万物互联。
集邦咨询在报告中分析称,佰维此前一直重点着墨OEM和工控等专业领域,自2016年取得HP存储全球授权以来,在渠道品牌市场也斩获颇丰。
深圳市嘉合劲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光威、阿斯加特)深圳市嘉合劲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现拥有从高端存储IC(NAND、DRAM等)封测到电脑存储产品(SSD、内存条、移动硬盘等)的生产制造全系生产流程。2015年,嘉合劲威收购加拿大品牌光威,现旗下拥有光威(LOGWAY)、阿斯加特(ASGARD)、SINKER等品牌。
2018年2月,嘉合劲威启动“高端存储IC封测项目”,正式进军IC封测行业,从事DRAM、NANDFLASH、NorFLASH、EMMC、UFS等高端存储IC的封测。今年9月,嘉合劲威宣布其自封装闪存成功试产。
深圳市江波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FORESEE、Lexar)深圳市江波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主要从事移动存储、嵌入式存储、固态硬盘存储、微存储等应用方案设计、创新型技术产品的研发和全球销售。2011年,江波龙电子创立了FORESEE嵌入式品牌,目前拥有3条产品线:固态硬盘存储、嵌入式存储(eMMC、eMCP)及微存储。
2018年,江波龙收购了拥有22年历史的全球高端消费类存储品牌Lexar(雷克沙),自此拥有FORESEE和Lexar两大存储品牌。2019年4月,江波龙在中山建设的存储产业园正式启用,园区内设有存储软件工厂、高端存储封装厂及存储历史博物馆。
深圳市金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金胜维Kingspec)深圳市金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集设计、研发、制造及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公司。金胜电子从2008年开始投入到SSD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具备较强的生产能力与一定的研发能力,可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提供OEM、ODM等服务。
金胜电子旗下拥有SSD品牌金胜维Kingspec,经过多年发展,已在华南存储市场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已走向海外市场。
深圳市亿储科技有限公司(亿储)深圳市亿储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香港恩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国内最早集固态硬盘及内存条生产、研发、销售及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存储技术企业之一。亿储产品广泛应用于台式电脑、笔记本、平板、一体机、工控机、点菜机等众多领域,而且还远销至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世界各地。
深圳市源微创新实业有限公司(KingFast金速)深圳市源微创新实业有限公司旗下KingFast金速品牌成立于2008,致力于全球固态存储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国内较早量产固态硬盘的企业,产品涉及消费类、军工类、商业类、定制类等多个领域。
深圳市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朗科Netac)深圳市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全球闪存盘及闪存应用领域产品与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于2010年1月在A股创业板成功上市,被称为“中国移动存储第一股”,旗下拥有闪存盘、存储卡、移动硬盘、内存条、固态硬盘、移动固态硬盘等五类存储产品。
深圳市瑞势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瑞势国际于2010年在香港成立,为快速开拓中国内地市场,瑞势国际于2016年成立深圳市瑞势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瑞势作为存储产品研发、制造、销售整合服务商,目前在SSD固态硬盘、DARM模组内存条、FLASH闪存卡等系列存储产品市场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深圳市金典世纪科技有限公司(KingDian)深圳市金典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国内从事SSD固态硬盘研发、生产和营销的高科技公司。金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固态硬盘,为各行各业提供存储解决方案,并接受国内外的OEM、ODM订单。
东莞栢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索泰ZBOX)索泰是栢能集团的全资自有品牌,旗下拥有显卡及ZBOX迷你PC、SSD等产品,从显卡专业制造厂商开始,已经将产品扩展到提供各式各样的迷你电脑。2015年,索泰在其8周年生日之际宣布推出其第一款SSD产品,正式进军SSD领域。
深圳市众拾科技有限公司(众拾ZSPEED)深圳市众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致力于半导体存储技术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的高科技公司,总部设于深圳,研发生产基地设于中国台湾,在香港、北京、上海、南京、西安均设立办事机构,产品线涵盖内存、固态硬盘、闪存卡、移动硬盘和工业级存储产品。
深圳市忆捷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忆捷)深圳市忆捷创新科技有限公司2005年创建了“忆捷”品牌,2007年推出SAT移动硬盘,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新企业,目前拥有移动硬盘、U盘、无线存储、移动电源等多系列产品,并于2014年收购移动电源知名品牌TPOS。
武汉迅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FlashWar闪战)武汉迅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致力于研发和生产固态硬盘,内存条,内存卡等的半导体产品的企业。该公司以“打造国产存储第一品牌”为目标,创设了自主品牌“Flash war闪战”。官网信息显示,FlashWar闪战专攻于内存、M.2固态、SATA固态三个品类。
深圳金百达科技有限公司(金百达KingBank)KingBank/金百达是深圳前海威晟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深圳金百达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8月成立,并于2015年正式推出金百达品牌产品。官网消息显示,目前金百达已有品牌4个系列,初步形成了以固态硬盘、内存条、TF卡、数码配件等为代表的系列主打产品,已有近10款产品投入批量生产。
深圳市云储科技有限公司(云储、ShineDisk)深圳市云储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专注于SSD固态硬盘方案设计、生产及销售的高科技企业,“云储”以及“ShineDisk”商标是该公司生产的固态硬盘产品品牌。官网信息显示,该公司目前已推出全新的Shine M、Shine S等系列产品,全部采用SiliconMotion主控,并依据实际需要使用MLC或SLC闪存颗粒分列消费级和工业级配置。
深圳市凯祥源科技有限公司(麦沃MAIWO)深圳市凯祥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建立麦沃MAIWO品牌,专业从事移动存储周边产品的生产、开发和销售。据了解,麦沃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要市场,目前产品有SSD硬盘、磁盘阵列、AES256加密硬盘、云存储、移动电源产品等。2018年,麦沃的硬盘测试中心建立完毕并对外开放。
深圳市壹酷电子有限公司(eekoo壹酷)深圳市壹酷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前身为裕立香港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设计、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新科技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存储相关产品。2012年正式推出eekoo壹酷品牌,其产品体系已跨越内存卡模组和移动数码等多个领域,主要产品包括固态硬盘、闪存产品等。
关于集邦咨询(TrendForce)
集邦咨询(TrendForce)是一家横跨存储、集成电路与半导体、光电显示、LED、新能源、智能终端、5G与通讯网络、汽车电子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全球高科技产业研究机构。公司在行业研究、政府产业发展规划、项目评估与可行性分析、企业咨询与战略规划、媒体营销等方面积累了多年的丰富经验,是政企客户在高科技领域进行产业分析、规划评估、顾问咨询、品牌宣传的最佳合作伙伴。
研究报告咨询: 0755-82838930-2101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 18128855903(微信同号)
备注:以上内容为集邦咨询TrendForce原创,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言取得授权。
图片声明:封面图片来源于正版图片库,拍信网。
相关问答
...产U盘的 厂家 都有那些?深圳U盘去哪里有便宜买?_住范儿家装官网深圳做u盘的工厂多如牛毛,质量好与否主要看你出的价格了,因为u的质量主要出在nandflash上面,绝大部分的u盘厂用的都是黑片的flash,坏块数量较多,只...
emmc与 nand flash哪个好?1、NANDFlash是一种存储介质,要在上面读写数据,外部要加主控和电路设计。2、eMMC是NANDflash+主控IC,对外的接口协议与SD、TF卡类似;对厂家而言简化了电...
长江存储为什么跟着三星涨价?三星是全球最大的DRAM厂商之一,其定价和市场表现对其他厂商具有较大的影响力。长江存储跟着三星涨价,一方面是因为跟随市场规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证自身的...
你觉得 中国 什么时候可以在DRAM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呢?PeterShu还谈到了中国大陆公司进军内存及闪存市场的影响,他认为国内的DRAM初创公司在未来两三年内都不太可能在全球DRAM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不过在NAND领域里...
老司机们 推荐一下!!正规的PCB样品 厂家直销 ,PCB样品哪家好??[回答]PCB上有很多元件,事实上很多,我们1TB样品是双面的,这意味着元件位于PCB的两侧。除了最新的SMI2262ENNVMe控制器外,还有两个DDR3LDRAM和个NAND封装。...
酷比魔方I player什么芯片?酷比iplayer的主控芯片面积非常大,从上面的标识可以看出,该芯片是ARM芯片。经过联系厂家,我们得知该芯片具有一下主要特点。ARM922TDMI微处理器内核(8KB数...
诸位资深人士 可不可以告诉我:广州批发时序控制器 厂家 ,时序...[回答]SOC和Nand芯片之间通信,在SoC没有Nand控制器时需要SoC自己来处理接口时序,编程很麻烦,需要程序员看Nand芯片的接口时序图,严格按照接口时序图中编程...
新出的影驰ONE 240GB SSD怎么样?我之前也碰到过,因为过保,最后也没修好。下面说产品:影驰ONE240GBSSD采用了群联PS3111-S11-13主控,东芝3DNAND颗粒,用料还是不错的。而且从网上的测试...下...
国产显卡什么时候上市?尚不确定。因为国产显卡的上市时间受到多方面影响,包括技术、生产和市场等因素,目前尚无确定的时间表。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正在加快自主研发和生产显卡的步伐...
pcie4.0固态推荐?除了西部数据、三星,东芝这些传统的原厂之外。其他的厂家也有推出相对应的固态硬盘产品。在现阶段著名的DIY硬件大厂——影驰也通过一系列的方案推出了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