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HOME
资讯
正文内容
nand的英文全称 太坑了!iPhone 16竟要用QLC闪存:容量大但寿命短
发布时间 : 2025-04-25
作者 : 小编
访问数量 : 23
扫码分享至微信

太坑了!iPhone 16竟要用QLC闪存:容量大但寿命短

自iPhone 6以来,Apple就有「砍掉用户最需要的容量」的行为。尽管在Apple看来,推出更大容量的iPhone是为了用户将来的使用需求考虑。但就像小时候「买大一码长大了穿」的衣服一样,这些iPhone通常在存储寿命耗尽之前就因系统卡顿而被淘汰。 没有32GB的iPhone 6 Plus、没有64GB的iPhone 7、没有128GB的iPhone X都是鲜活的例子。

但在最近几代的iPhone上,我们似乎看到了Apple「浪子回头」的影子。以去年推出的iPhone 15系列为例,标准版的iPhone 15提供了128GB、256GB、512GB的选项,更贵的Pro系列甚至可以加钱到1TB。

图片来源:Apple

然而,从近期的某些流言来看,1TB似乎已经满足不了大家对iPhone的胃口了。在2024年7月,某数码资讯网站发文称,「外媒爆料,iPhone 16将提供2TB的存储版本」。

但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

尽管这是7月发布的消息,但消息中提到的「外媒爆料」其实是2024年1月MacRumors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QLC闪存芯片让2TB iPhone成为可能。 而在MacRumors的消息来源——DigiTimes中,原始来源也没有承认2TB iPhone的存在。甚至在MacRumors的文章中,讨论的主题也不是2TB iPhone, 而是Apple用QLC闪存替代TLC闪存,会让1TB的iPhone存取速度变慢。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QLC、TLC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更大容量反而会导致更慢的存取速度?

什么是QLC?

其实QLC和TLC指的都是NAND闪存,QLC全称Quad-Level Cells(四层单元),因每单元可以存放四位数据而得名。TLC、MLC和SLC分别指三层、多层(两层)和单层单元,分别能存放三位、两位、一位数据。QLC的信息存储密度最大,SLC的存储密度最低。

打个比方,有这么一家仓库,可以采购QLC、TLC、MLC、SLC这四种规格的储物柜。这些储物柜占地面积类似,价格也差不多,但柜子里分别可以存放4、3、2、1份文件。 现在我们有一个能放600个储物柜的场地,但要存放1024份文件。

由于现场只有600个位子,用SLC方案给每份文件单独存档肯定是不现实的。我们可以用MLC、TLC、QLC这三种存储方案,分别需要256、342、512个储物柜。

图片来源:Simms

其中SLC方案一份文件对应一个柜子,查找文件效率非常高,但买512个柜子的成本实在太高;MLC虽然只要256个柜子,但找文件不仅需要找到对应的柜子,还要在柜子中找到对应的文件,效率更低。 权衡价格和效率,老板大手一挥,批准了TLC存储方案。

一年后,在一个新的场地,我们又要买柜子放文件了。场地同样只能放600个柜子,但要存放2048份文件。在这种情况下,TLC存储方案已经应对不了实际的存储需求,我们只能采用QLC方案,勉强将2048份文件存好。

但问题是,我们公司每年管理的仓库有很多,有的只用存128份文件,有的要存2048份文件,如果我们每个仓库都采购不同规格的柜子,那后勤管理也太麻烦了。 为了降低后勤压力,老板大手一挥:

「我们以后只采购QLC这一种柜子了,毕竟这样管理起来方便。至于那些只用存几百份文件的仓库,效率低一点就低一点。毕竟我们公司注重隐私,文件存取慢一点,用户也会自适应的。

图片来源:雷科技

就这样,老板用更低的成本,在不扩建仓库的情况下,给用户提供了更大的存储空间,同时也可以向用户收取更高的费用。而那些只需要小存储空间的用户,也被迫成为品牌「开源节流」的牺牲品。

话题回到iPhone,因Apple想在不增加NAND芯片数的情况下提高iPhone的存储空间,所以必须用存储密度更高、读写速度更低的QLC闪存。 但在成本控制的前提下,1TB的iPhone也会跟着用上速度更慢的QLC闪存。

是缩减成本还是无奈之举?

可能有人觉得用QLC不过是Apple的无奈之举,但事实上,用在闪存芯片上缩水已经成为近几年Apple的惯例。在M2芯片的MacBook Pro中,Apple就将两颗128GB的NAND整合成一颗256GB的NAND,导致256GB型号的读取速度只有M1同容量型号的一半,就连写入速度也降低了30%。

从过往产品策略来看,Apple选用QLC更多的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随着存储需求的不断增长,TLC闪存的制造成本相对较高,而QLC闪存由于更高的存储密度,可以在同样的物理空间内存储更多数据,从而大大降低每GB的成本。 对于需要大容量存储的设备,使用QLC可以显著节省材料和制造成本。

图片来源:Apple

然而,QLC闪存的读写速度和耐久性都比TLC逊色。QLC的读写速度较慢,存储密度虽然高,但每单元的写入次数有限,导致耐久性下降——用户得到了更大的存储空间,但设备的性能和寿命却因此打了折扣。

Apple一再选择更便宜但性能较差的解决方案,实际上是以用户体验为代价换取更高的利润, 比如Apple的「黄金内存」就广受国内消费者的批评。如果Apple继续维持「1500一档」的定价,同时还改用QLC,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购买一台看似具备更大存储空间的设备,却需要忍受更慢的读写速度以及更短的使用寿命 ——特别是在处理大量数据或进行频繁读写操作时,QLC闪存的劣势将更加明显。

但更严重的问题是,改用未来会改用QLC颗粒的,只有iPhone 16这一款吗?

手机大容量时代,QLC会成为主流?

可以肯定,随着App体积的膨胀,手机对存储闪存的需求只会越来越高,但手机内部空间又被电池占据。在这样的背景下,QLC闪存的大规模使用只会是时间问题。

说到底,从曾经的SLC到未来的QLC,因手机闪存容量而来的负面评价,本质上还是用户选择权逐年减少的问题。 全面QLC化确实能给iPhone带来更大的存储空间,但提升手机存储空间的办法并不只有QLC这一种。暂且不提小容量版本的手机可以继续使用TLC闪存,时至今日,部分Android机依旧保留着microSD扩容的选项。

图片来源:水月雨

而从SLC、MLC换到TLC和QLC,虽然说是给用户更大存储空间的选择,其实牺牲的还是用户的体验,以「用户体验」为由,进一步限制了用户的选择,颇有「这都是为了你好」的意味。

当然,小雷不是说手机一定要保留存储卡插槽,毕竟Apple连充电接口都想去掉,而且存储卡的读写速度的确不能和内置闪存相比。至于要在iPhone上回归曾经的 MLC 颗粒,那更是天方夜谭

但既然Apple想从iPhone闪存里「省钱」,为什么不重视用户的意见,将选择权还给用户呢?开放iPhone「扩容」,让旧手机焕发新生,这不比「扣下充电器」更加环保吗?

2024上半年,科技圈风起云涌。

大模型加速落地,AI手机、AI PC、AI家电、AI搜索、AI电商……AI应用层出不穷;

Vision Pro开售并登陆中国市场,再掀XR空间计算浪潮;

HarmonyOS NEXT正式发布,移动OS生态生变;

汽车全面进入“下半场”,智能化成头等大事;

电商竞争日益剧烈,卷低价更卷服务;

出海浪潮风起云涌,中国品牌迈上全球化征程;

……

7月流火,雷科技·年中回顾专题上线,总结科技产业2024上半年值得记录的品牌、技术和产品,记录过去、展望未来,敬请关注。

一文让你看懂三星第五代V-NAND技术

转自 天极网

今年1月底,三星电子又发大招,推出采用第五代V-NAND技术的SSD产品——三星970 EVO Plus SSD。事实上,随着新一代3D NAND技术的不断成熟,速度更快的NVMe协议的SSD固态硬盘已经成为市场主流。

以前,我们见过的闪存多属于Planar NAND平面闪存,3D闪存则是立体堆叠的。打个比方,如果说普通NAND是平房,那么3D NAND则是高楼大厦。简单说,在3D NAND领域,谁堆叠的层数多,谁的产品性能就更先进。

众所周知,平面NAND闪存不仅有SLC、MLC和TLC类型之分,而且为进一步提高容量、降低成本,NAND的制程工艺不断进步。虽然更先进的制程工艺带来了更大的容量,但容量提升、成本降低的同时可靠性及性能都在下降。

与之相比,为提高NAND的容量、降低成本,存储厂商只需要堆叠更多的层数即可。

据悉,2bit MLC每cell单元存储2bit数据只需要一两打电子,3bit MLC(也就是TLC)的每个cell单元储存。随着制程工艺的不断革新,cell单元之间的干扰现象越来越严重。

三星的V-NAND不再追求缩小cell单元,而是通过3D堆叠技术封装更多cell单元,实现容量增多的目的。

传统上,SSD中使用的是浮栅极MOSFET(Floating gate MOSFET),电子储存在栅极中,它相当于一个导体。这种晶体管的缺点是写入数据时,栅极与沟道之间会形成一次短路,这会消耗栅极中的电荷。

即每次写入数据,都要消耗一次栅极寿命。一旦栅极中的电荷没了,cell单元就相当于挂了,无法存储数据。

三星V-NAND闪存放弃浮栅极MOSFET,使用电荷攫取闪存(charge trap flash,简称CTF)设计。每个cell单元看起来更小了,但里面的电荷是储存在一个绝缘层而非之前的导体上,理论是没有消耗的。这种更小的电荷有很多优点,比如更高的可靠性、更小的体积。

据了解,使用CTF结构的V-NAND闪存被认为是一种非平面设计,绝缘体环绕沟道(channle),控制栅极又环绕着绝缘体层。这种3D结构设计提升了储存电荷的的物理区域,提高了性能和可靠性。

相比传统的FG(Floating Gate,浮栅极)技术,三星NAND的电荷撷取闪存(charge trap flash,简称CTF)技术难度更小一点,因此这有利于加快产品量产。

目前,三星的3D V-NAND存储单元的层数(Layer)由2009年的2-layer逐渐提升至24-layer、64-layer,再到2018年的96-layer(层)。

参考资料:

1. https://zhuanlan.zhihu.com/p/21967038

2. https://zhuanlan.zhihu.com/p/48579501

3. https://news.mydrivers.com/1/273/273419.htm

相关问答

闪存是谁发明的?拜托各位大神 - 珊瑚海1314 的回答 - 懂得

闪存的发展历史在1984年,东芝公司的发明人FujioMasuoka首先提出了快速闪存存储器(此处简称闪存)的概念。与传统电脑内存不同,闪存的特点是非易失...

TF(microSD)卡是什么意思 - 懂得

TF卡的官方名称叫做microSD卡,最初发售的microSD卡容量最大只有128MB,但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microSD卡的容量也在不增大,随着SDHC标准的诞生,mi...

华为的电脑的固态是什么?

固态混合硬盘(SSHD:SolidStateHybridDrive):是把磁性硬盘和闪存集成到一起的一种硬盘,除了机械硬盘必备的碟片、马达、磁头等等,还内置了NAND闪存颗粒,这...

系统硬盘用什么固态?

系统硬盘通常使用固态硬盘(SolidStateDrive,简称SSD)作为存储介质。固态硬盘是一种采用闪存芯片(如NAND型闪存)作为存储介质的硬盘,与传统的机械硬盘(Ha...

slc什么意思?

1、SLC全称为Single-LevelCell,单层单元闪存。SLC为NAND闪存架构,其每一个单元储存一位数据。2、SLC闪存始终处于以下两种状态之一:已编程(0)或已擦除(1)...

闪存是谁发明的?拜托各位大神 - Michelle_Wx 的回答 - 懂得

闪存的发展历史在1984年,东芝公司的发明人FujioMasuoka首先提出了快速闪存存储器(此处简称闪存)的概念。与传统电脑内存不同,闪存的特点是非易失...

windows xp中常用的两种文件系统?

WindowsXP可以支持的文件系统有FAT、FAT32、NTFS三种文件系统。不支持exFAT文件系统是比较可惜的。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用于明确存储设备(常见的是磁盘,也有...

闪存和内存的区别?

区别1、运行内存(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又称作“随机存储器”,是与CPU直接交换数据的内部存储器,也叫主存(内存)。它可以随时读写,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为操...

内存和闪存的区别?

一、定义不同闪存是采用的一种新型的,也就是说闪存是内存格式的一种。而闪存的类型也是分为很多种的,从结构上主要能够分为AND、NAND、NOR、DiNOR等一些类型,...

本地文件系统的组成要素?

本地文件系统是由文件、目录和文件系统结构组成的。文件是存储数据的基本单元,包括文本文件、图像文件、音频文件等。目录是用来组织文件的容器,可以包含文件...

 丁达尔效应是什么  纪英男简历 
王经理: 180-0000-0000(微信同号)
10086@qq.com
北京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国际大厦08A座
©2025  上海羊羽卓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  程序由Z-BlogPHP强力驱动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微信号

QQ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热线

188-0000-0000
专属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微信交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