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D3和企业级NAND涨价 创新和卷王方向值得持续重点关注 投研报告
国金证券近日发布基础化工行业周报:VD3和企业级NAND涨价,创新和卷王方向值得持续重点关注。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主题:VD3和企业级NAND涨价,创新和卷王方向值得持续重点关注
本周申万化工指数下跌2.38%,跑输沪深300指数1.41%。标的方面,临近中报,预期二季度业绩较好的标的表现较佳,部分新材料标的有所承压。估值方面,当前板块估值安全垫较高,其中PB历史分位数为2%,PE历史分位数为50%。库存方面,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成品存货同比的历史分位数为2%,库存水位线较低。
化工行业边际变化方面,重点关注以下两个事件,一是化工企业创新到了质变拐点,我们观察到部分企业开始逐步输出创新力,这个方向值得重点关注;二是维生素D3市场均价上涨,该品种有望维持强势。半导体行业,三星电子将在今年三季度将服务器用DRAM和企业用NAND闪存价格上调15%至20%,行业多个品种维持高景气度。
房地产行业,政策端在持续发力,其中北京市住建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稳楼市新政。
AI行业,本周OpenAI拿下Rockset强化数据检索能力;另外,GPT-5问世大幅推迟。投资方面,我们依然建议龙头为先,同时,可以关注新材料的投资机会。
本周大事件
大事件一:北京市住建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稳楼市新政,其中提出,调整住房商贷最低首付比例和利率下限,首套房最低首付比例从30%调整至20%,5年期以上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调整为3.5%;调整住房公积金房贷最低首付比例;支持多子女家庭改善性住房需求;提高购买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或者超低能耗建筑的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至160万元;组织开展住房“以旧换新”活动等政策措施。新政自2024年6月27日起施行。
大事件二:据上证报,三星电子将在今年三季度将服务器用DRAM和企业用NAND闪存价格上调15%至20%。此前,三星电子已在季度将企业级NAND闪存的价格上调20%以上。随着人工智能的需求激增和对内存竞争的加剧,存储芯片行业业绩有望持续提升。
大事件三:红海危机未解,欧洲港口却又陷入罢工浪潮。一德期货认为,短期航运市场在运力偏紧以及货量支持的基本面影响下,运价存在一定支撑,随着运价的持续上涨推动标的指数运行中枢上移,策略上维持偏多思路对待。
大事件四:百川盈孚数据显示,6月24日,维生素D3市场均价为78元/公斤,较21日上涨11.43%,较上月上涨41.82%。目前主流厂家依然处于停签停报状态,经销商市场主流接单价上涨至75元-80元/公斤左右,且货源难寻。后期厂家报价看涨,经销商市场行情预计随之上行调整。
投资组合推荐
万华化学、宝丰能源、国瓷材料
风险提示
国内外需求下滑,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国际政策变动影响产业布局。(国金证券 陈屹,杨翼荥,王明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即便NAND闪存要跌50%,手机降价也并不容易
最近几天关于库克承认iPhone卖得太贵,表态要调整iPhone在美国以外定价策略的消息被刷爆网络,而未来iPhone要降价对于果粉以及潜在用户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而除了iPhone将会降价之外,NAND闪存也有望在今年迎来大幅降价。
日前,DRAMeXchange(集邦科技)旗下半导体研究中心DRAMeXchange发布调查报告指出,2019年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服务器等主要需求表现难见起色,预计去年NAND闪存的产能过剩依然难以缓解,因此如果今年的需求仍然没有较大起色的话,NAND闪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ROM)市场均价跌幅可能会扩大至50%。
持续近三年的暴涨之后,NAND闪存出现产能过剩
无独有偶,作为全球闪存市场的执牛耳者,三星电子在去年Q4的财报中也透露出市场预期已经蒙上阴影。根据其财报显示,三星电子在2018年第四季度的销售额为526亿美元,同比下降10.6%,营业利润为96亿美元,同比下降28.7%,而这则是自2017年以来,其季度利润首次跌破100亿美元。
三星电子去年年末业绩的表现不佳,主要是受到旗下贡献了80%以上利润的半导体业务低迷拖累,由于市场需求不足,三星闪存芯片的出货量及价格出现双降。而且为了防止产能过剩状态进一步加剧,三星内部已经进入“非常经营”模式,即放缓产能增设的速度,并适当降低在产能方面的投资。
要知道除了从2016年开始在疯狂暴涨的比特币之外,内存的价格也是一路攀升,相信熟悉DIY电脑的小伙伴都深有体会,内存条也一度成为了最佳的理财产品。因此无论是出于对于市场“非理性”的乐观估计,还是对于营收的压力,各大闪存厂商都在逐步扩大产能。
而把时间推移到2018年3月,三星电子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斥资70亿美元,扩大西安工厂约67%的NAND闪存产能,与此同时,东芝和镁光等闪存厂商也在同步扩充产能,而紫光集团旗下长江存储的国产NAND闪存也已开始量产。
但NAND仅仅是手机的组成部分之一
一方面NAND闪存作为期货产品,未来一段时间肉眼可见会出现供给过剩的情况,但另一方面,作为NAND闪存的消耗大户,智能手机市场走出寒冬还暂时看不到曙光。根据调研公司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报告显示,2018年Q4全球手机出货量为3.754亿台,比前一年同期下了4.9%,而全年出货量则下降4.1%,这也是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第五个季度下降,也被堪称为有史以来最糟糕的一年。
除了华米Ov等国内厂商之外,三星核苹果这两大巨头甚至开始负增长。而PC,特别是笔记本尽管有所增长,但受限于本身市场体量的缘故,即使有所增长却并不能抹平智能手机衰退留下的缺口,可以说整个市场的供求关系在发生变化,产能过剩已经不是不争的事实。
回到大家最关心的智能手机价格上,NAND闪存价格的下降会不会直接反应到手机终端售价上呢?可能最终结果并不乐观,因为对于智能手机这样由SoC、触控面板、PCB、摄像头、射频天线、DRAM、NAND等数百个零部件组成的产品,NAND闪存的价格下降并不能起到决定性因素。
从此前曝光的iPhone X、iPhone XS、三星Galaxy S9的BOM(物料清单)成本中就能发现,尽管与屏幕、外观组件、SoC、摄像头、DRAM同为几大主要的高成本元器件,但是NAND闪存也仅仅是其中之一。再加上除了物料成本之外,代工制造成本,软件硬件研发成本、物流运输成本、芯片代工成本,以及营销费用等其他成本加起来,才是最终的总成本,因此NAND闪存价格下降带来的权重,能否覆盖其他元器件,以及物流、人工成本上涨是个问题。
对于智能手机行业有关注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手机厂商在过去一年里推出新机之时,往往会主推中间配置或者高配版本,入门版的备货一般较少。比如说最近性价比出众的红米Note 7,3GB+32GB的入门版会比4GB+64GB、6GB+64GB的配置要难买一点,这是因为选择入门版的用户通常是价格敏感型,厂商从他们身上要获得的是口碑,而高配版才是利润的主要来源。
NAND闪存便宜手机就能降价?
这一情况在iPhone产品上则体现的淋漓尽致,iPhone XS Max的64GB、256GB、512GB之间差价分别为1400元和1800元,换句话来说,用户需要为1GB的NAND闪存支付7.29元。再举个例子,锤子坚果R1的8GB+512GB和8GB+1TB之间的差价是3849元,用户需要为1GB的NAND闪存支付7.52元。
而根据BOM成本单分析来看,iPhone XS的64GB版NAND芯片成本是162元,256GB版的成本为455元,也就是说包括苹果和锤子在内的所有手机厂商,都在容量差异上瞄准价格不敏感群体来获取利润。
除了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之外,大容量的NAND闪存也有利于手机厂商推出的高端机型受到消费者认可。对于手机厂商来说,说服消费者认同价格上涨是需要更多的新技术创新、更具美感的颜值、更豪华的配置,而NAND闪存这种与消费者实际体验密切相关的部件,就能够恰到好处的体现出这点。
同时由于长期以来PC的固步自封,1T和2T容量硬盘依然是目前的主流,但在消费者的刻板认知之中,小巧玲珑的手机和体积庞大的PC之间却有着明显差异。不论是锤子的坚果R1、努比亚红魔Mars、黑鲨Helo在宣传期之时,都有意无意的将大容量存储空间作为重要卖点来宣传。
因此NAND一方面是手机厂商攫取利润的重要来源,且有益于高端机型站稳市场,另一方面手机的成本中NAND闪存所能起到的影响并非决定性。所以在双重因素的作用下,手机厂商不使用更高规格的NAND闪存来作为涨价理由,就已经是很不错的表现,而至于降价,从长远来看可能性也就更低了。
相关问答
为什么韩国的三星只用40年的时间,就成为了半导体行业的第一名?1974年,李健熙用自己的资金,买下韩国半导体公司,剑指当时正在兴起的内存技术,做存储器业务。存储器是手机和电脑以及大多数电子产品的主要部件,但实际上,...三...
预算20000,怎么组装一台电脑?实话说,如果用一体水冷,可以配出性能强很多的配置。但分体水冷的优点是可以连显卡一起装水冷,估计题主也是这么想的。按题主说的20000预算可以超2000~3000。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