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让你看懂三星第五代V-NAND技术
转自 天极网
今年1月底,三星电子又发大招,推出采用第五代V-NAND技术的SSD产品——三星970 EVO Plus SSD。事实上,随着新一代3D NAND技术的不断成熟,速度更快的NVMe协议的SSD固态硬盘已经成为市场主流。
以前,我们见过的闪存多属于Planar NAND平面闪存,3D闪存则是立体堆叠的。打个比方,如果说普通NAND是平房,那么3D NAND则是高楼大厦。简单说,在3D NAND领域,谁堆叠的层数多,谁的产品性能就更先进。
众所周知,平面NAND闪存不仅有SLC、MLC和TLC类型之分,而且为进一步提高容量、降低成本,NAND的制程工艺不断进步。虽然更先进的制程工艺带来了更大的容量,但容量提升、成本降低的同时可靠性及性能都在下降。
与之相比,为提高NAND的容量、降低成本,存储厂商只需要堆叠更多的层数即可。
据悉,2bit MLC每cell单元存储2bit数据只需要一两打电子,3bit MLC(也就是TLC)的每个cell单元储存。随着制程工艺的不断革新,cell单元之间的干扰现象越来越严重。
三星的V-NAND不再追求缩小cell单元,而是通过3D堆叠技术封装更多cell单元,实现容量增多的目的。
传统上,SSD中使用的是浮栅极MOSFET(Floating gate MOSFET),电子储存在栅极中,它相当于一个导体。这种晶体管的缺点是写入数据时,栅极与沟道之间会形成一次短路,这会消耗栅极中的电荷。
即每次写入数据,都要消耗一次栅极寿命。一旦栅极中的电荷没了,cell单元就相当于挂了,无法存储数据。
三星V-NAND闪存放弃浮栅极MOSFET,使用电荷攫取闪存(charge trap flash,简称CTF)设计。每个cell单元看起来更小了,但里面的电荷是储存在一个绝缘层而非之前的导体上,理论是没有消耗的。这种更小的电荷有很多优点,比如更高的可靠性、更小的体积。
据了解,使用CTF结构的V-NAND闪存被认为是一种非平面设计,绝缘体环绕沟道(channle),控制栅极又环绕着绝缘体层。这种3D结构设计提升了储存电荷的的物理区域,提高了性能和可靠性。
相比传统的FG(Floating Gate,浮栅极)技术,三星NAND的电荷撷取闪存(charge trap flash,简称CTF)技术难度更小一点,因此这有利于加快产品量产。
目前,三星的3D V-NAND存储单元的层数(Layer)由2009年的2-layer逐渐提升至24-layer、64-layer,再到2018年的96-layer(层)。
参考资料:
1. https://zhuanlan.zhihu.com/p/21967038
2. https://zhuanlan.zhihu.com/p/48579501
3. https://news.mydrivers.com/1/273/273419.htm
NAND Flash浮栅晶体管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局限性
作为最为常见的存储芯片,NAND Flash已经被广泛采用,特别是在消费类电子产品当中,因此,在其存储密度不断提升的同时,成本也越来越敏感。由于Flash闪存的成本取决于其芯片面积,如果可以在同一区域存储更多数据,Flash将更具成本效益。NAND闪存主要有三种类型:Single Level Cell(SLC),Multi Level Cell(MLC)和Triple Level Cell(TLC)。顾名思义,TLC Flash在与MLC相同的区域中存储的数据更多,同理,MLC存储的数据多于SLC。另一种类型的NAND闪存称为3D NAND或V-NAND(垂直NAND),其通过在同一晶片上垂直堆叠多层存储器单元,这种类型的闪存实现了更大的密度。 浮栅晶体管 闪存将信息存储在由浮栅晶体管组成的存储单元中。为了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的NAND闪存,让我们来看看浮栅晶体管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局限性。 浮栅晶体管或浮栅MOSFET(FGMOS)非常类似于常规MOSFET,区别在于它在栅极和沟道之间具有额外的电绝缘浮栅。由于浮栅是电隔离的,所以即使在去除电压之后,到达栅极的电子也会被捕获。这就是闪存非易失性的原理所在。与具有固定阈值电压的常规MOSFET不同,FGMOS的阈值电压取决于存储在浮栅中的电荷量,电荷越多,阈值电压越高。与常规MOSFET类似,当施加到控制栅极的电压高于阈值电压时,FGMOS开始导通。因此,通过测量其阈值电压并将其与固定电压电平进行比较来识别存储在FGMOS中的信息,被称为闪存中的读操作。 可以使用两种方法将电子放置在浮动栅极中:Fowler-Nordheim隧穿或热载流子注入。对于Fowler-Nordheim隧穿,在带负电的源极和带正电的控制栅极之间施加强电场。这使得来自源极的电子隧穿穿过薄氧化层并到达浮栅。隧穿所需的电压取决于隧道氧化层的厚度。利用热载流子注入,高电流通过沟道,为电子提供足够的能量以穿过氧化物层并到达浮动栅极。 通过在控制栅极上施加强负电压并在源极和漏极端子上施加强正电压,使用福勒 - 诺德海姆隧道效应可以从浮栅移除电子。这将导致被捕获的电子通过薄氧化层回到隧道。在闪存中,将电子放置在浮动栅极中被认为是编程/写入操作,去除电子被认为是擦除操作。 隧道工艺有一个主要缺点:它会逐渐损坏氧化层。这被称为闪存中的磨损。每次对单元进行编程或擦除时,一些电子都会卡在氧化层中,从而磨损氧化层。一旦氧化层达到不再能够在编程和擦除状态之间进行可靠性区分的点,则该单元被认为是坏的。由于读取操作不需要隧穿,因此它们不会将单元磨掉。这就是为什么闪存的寿命表示为它可以支持的编程/擦除(P / E)周期的数量。SLC闪存 在SLC闪存中,每个存储单元仅存储一位信息:逻辑0或逻辑1.单元的阈值电压与单个电压电平进行比较,如果电压高于电平,则该位被视为逻辑0。反之则为逻辑1。 由于只有两个级别,因此两个级别之间的电压裕度可能非常高。这使得读取单元格更容易,更快捷。原始误码率(RBER)也很低,因为由于较大的电压余量,在读取操作期间泄漏或干扰的影响较小。低RBER还减少了给定数据块所需的ECC位数。 大电压裕量的另一个优点是磨损的影响相对较小,因为微小的电荷泄漏具有相对较低的影响。每个逻辑电平的更宽分布有助于以更低的电压对单元进行编程或擦除,这进一步增加了单元的耐久性,进而增加了寿命,即P / E循环的数量。 同时也有一个缺点,就是与在相同芯片区域中存储更多数据的其他类型的Flash相比,每个单元的成本更高。SLC闪存通常用于对成本不敏感且需要高可靠性和耐用性的场合,例如需要大量P / E循环次数的工业和企业应用。MLC闪存 在MLC闪存中,每个存储器单元存储两位信息,即00,01,10和11,在这种情况下,阈值电压与三个电平进行比较(总共4个电压带)。 通过更多级别进行比较,读取操作需要更加精确,与SLC Flash相比,读取速度更慢。由于较低的电压余量,原始误码率(RBER)也相对较高,并且给定数据块需要更多的ECC比特。现在磨损的影响更为显着,因为与SLC闪存相比,任何电荷泄漏都会产生更大的相对影响,从而减少寿命(P / E循环次数)。 由于需要仔细编程以将电荷存储在每个逻辑电平所需的紧密窗口内,因此编程操作也要慢得多。其主要优点是每比特成本更低,比SLC闪存低2~4倍。MLC闪存通常用于成本更敏感的应用,例如消费电子或游戏系统,其性能、可靠性和耐用性不是那么关键,并且所需的P / E循环次数相对较低。企业级多单元(eMLC)闪存 MLC闪存的低可靠性和耐用性使它们不适合企业应用,而低成本是一个驱动因素。为了带来更低成本的优势,闪存制造商创建了一种优化级别的MLC闪存,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耐用性,称为eMLC。eMLC中的数据密度通常会降低,从而提供更好的电压余量以提高可靠性。较慢的擦除和编程循环通常用于减少磨损的影响并提高耐用性。还有许多其他技术可以提高eMLC的可靠性和耐用性,这些技术因制造商而异。TLC闪存 在TLC Flash中,每个存储器单元存储3位信息。现在将阈值电压与7个电平(总共8个电压带)进行比较。与SLC Flash相比,TLC的读取操作需要高度精确且速度慢。原始误码率也很高,增加了对给定数据块的更多ECC位的需求。磨损的影响也被放大,大大减少了寿命(P / E循环次数)。编程操作也较慢,因为电压需要精确以将电荷存储在每个逻辑电平所需的窗口内。 TLC的优势在于每比特的最低成本,与SLC或MLC闪存相比要低得多。TLC闪存用于高成本敏感型应用,对P / E循环的需求较少,例如消费类应用。SLC,MLC,eMLC和TLC的比较 表1给出了假设类似光刻工艺的不同类型闪存的主要参数的比较。这些值仅表示比较性能,并且就特定存储器产品而言可能不准确。
表1:每种不同类型Flash的主要参数的比较。 * ECC位数取决于制程节点; 较小的制程节点需要更多的ECC位。 3D NAND Flash 上面讨论的所有不同的闪存都是二维的,意味着存储单元仅布置在芯片的XY平面中。使用2D闪存技术,在同一晶圆中实现更高密度的唯一方法是缩小制程工艺节点。其缺点是,对于较小的节点,NAND闪存中的错误更为频繁。另外,可以使用的最小制程工艺节点存在限制。 为了提高存储密度,制造商开发了3D NAND或V-NAND(垂直NAND)技术,该技术将Z平面中的存储单元堆叠在同一晶圆上。以这种方式构建有助于为相同的芯片区域实现高位密度。在3D NAND闪存中,存储器单元作为垂直串连接而不是2D NAND中的水平串。 第一批3D Flash产品有24层。随着该技术的进步,已经制造出32,48,64甚至96层3D闪存。3D闪存的优势在于同一区域中的存储单元数量明显更多。这也使制造商能够使用更大的制程工艺节点来制造更可靠的闪存。 3D Flash的另一个主要技术转变是使用电荷阱Flash而不是浮栅晶体管。除了用氮化硅膜代替浮栅之外,电荷阱在结构上类似于FGMOS。注意,由于大规模制造的困难,电荷阱在市场上没有被广泛使用。由于难以制造浮栅晶体管的垂直串以及电荷阱的其他固有优点,已经采用电荷阱技术用于3D闪存。 与FGMOS相比,基于电荷阱的存储器有许多优点。可以在较低电压下编程和擦除基于电荷阱的存储器,从而提高耐用性。由于捕获层(氮化物)是绝缘层,电荷不会泄漏,从而提高了可靠性。由于电荷不会从电荷阱的一侧流到另一侧,因此可以在同一阱层存储多于一位的电荷。赛普拉斯(前Spansion)在NOR闪存中有效地利用了这种功能,称为MirrorBit技术,将两位数据存储在一个类似于MLC闪存的单个存储单元中。未来的趋势 所有主要的闪存制造商都积极致力于开发不同的方法,以降低每比特闪存的成本,同时正在积极研究增加3D NAND Flash中垂直层的数量。虽然15nm似乎是目前NAND闪存中最小的成功节点,但Flash的光刻节点的缩小仍在继续。将MLC和TLC技术与3D NAND闪存相结合的方法也正在积极探索当中,许多制造商已经看到了成功的曙光。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我们可能很快就会看到存储单元可以存储一个字节的数据和垂直层,达到256层,甚至更高
相关问答
为什么线路板做防焊 制程 以后阻抗会变小?_汽配人问答[最佳回答]影响阻抗相关因素的关系在正常设计组件下:1、介质层厚度与阻抗值成正比。2、介电常数与阻抗值成反比。3、铜箔厚度与阻抗值成反比。4、线宽与...
手机照相功能中CMOS是什么功能? - 138****6425 的回答 - 懂得简单精炼的说,COMS就是感光器件,和以前的胶片用处一样.像素就是感光出的图像精细度,所以200万像素当然比30万的好.所以楼上沙发的答复简直是垃圾一...
国内半导体原辅材料上市公司有哪些?行业占比怎么样?在持续研发之下,公司成为国内首家打破高纯六氟乙烷、高纯三氟甲烷、高纯八氟丙烷、高纯二氧化碳、高纯一氧化碳、高纯一氧化氮、Ar/F/Ne混合气、Kr/Ne混合气、Ar...
iqoo是什么处理器-ZOL问答Android11操作系统OriginOS1.0foriQOOCPU型号高通骁龙888机身颜色传奇耀燃解锁方式屏幕指纹识别FaceWake面部识别屏幕主屏尺寸6...
realmeRace参数如何?-realme Race问答-天极网[回答]展示过125W闪充技术,是目前业界功率最高的手机快充技术。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只需要5分钟便可将等效4000mAh的电池充到41%,20分钟便能完全...根据...
gtneo支持磁吸充电吗?gtneo不支持磁吸充电。真我gtneo不支持无线充电,realmegtneo内置4500mAh电池容量,支持50W智慧闪充,不支持无线充电和反向充电。realmeGTNeo,首发天玑1200...
cmos体积可以越做越小吗?cmos体积不可以越做越小。cmos传感器是从光到电的转换由感光单元、电容(电荷阱)、模拟功放电路三大部分组成;而电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则是ADC(模数转换器...
华为nova8SE配备的是哪款处理器?-华为nova 8 SE(标配版/8GB/...[回答]11月5日,华为在线上发布的Nova系列的最新旗舰机华为nova8SE,此系列共有两个版本,分别为标配版和高配版。其中,华为nova8SE标配版搭载的是联发科天玑...
华为nova11pro配置-ZOL问答2.处理器:搭载华为自家研发的麒麟9000处理器(5nm制程),拥有强大的性能和低功耗。3.存储空间:提供8GB/12GBRAM以及128GB/256GB/512GBROM内存组...
摩尔定律有终结之日吗?1965年4月19日,彼时的老牌专业杂志《电子学》发布了一篇名为“让集成电路填满更多的元件”的评论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撰稿人戈登·摩尔根据自己观察的前几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