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点原子Linux连载」第三十章U-Boot使用实验(二)
1)实验平台:正点原子Linux开发板
2)摘自《正点原子 I.MX6U嵌入式Linux驱动开发指南》
关注官方微信号公众号,获取更多资料:正点原子
30.4.7 EXT格式文件系统操作命令
uboot有ext2和ext4这两种格式的文件系统的操作命令,常用的就四个命令,分别为:ext2load、ext2ls、ext4load、ext4ls和ext4write。这些命令的含义和使用与fatload、fatls和fatwrit一样,只是ext2和ext4都是针对ext文件系统的。比如ext4ls命令,EMMC的分区2就是ext4格式的,使用ext4ls就可以查询EMMC的分区2中的文件和目录,输入命令:
ext4ls mmc 1:2
结果如图30.4.7.1所示:
图30.4.7.1ext4ls命令
关于ext格式文件系统其他命令的操作参考30.4.6小节的即可,这里就不讲解了。
30.4.8 NAND操作命令
uboot是支持NAND Flash的,所以也有NAND Flash的操作命令,前提是使用的NAND版本的核心板,并且编译NAND核心板对应的uboot,然后使用imxdownload软件将u-boot.bin烧写到SD卡中,最后通过SD卡启动。一般情况下NAND版本的核心板已经烧写好了uboot、linux kernel和rootfs这些文件,所以可以将BOOT拨到NAND,然后直接从NAND Flash启动即可。
NAND版核心板启动信息如图30.4.8.1所示:
图30.4.8.1 NAND核心板启动信息
从图30.4.8.1可以看出,当前开发板的NAND容量为512MiB。输入“? nand”即可查看所有有关NAND令,如图30.4.8.2所示:
图30.4.8.2 NAND相关操作命令
可以看出,NAND相关的操作命令少,本节我们讲解一些常用的命令。
1、nand info命令
此命令用户打印NAND Flash信息,输入“nandinfo”,结果如图30.4.8.3所示:
图30.4.8.3 nand信息
图30.4.8.3中给出了NAND的页大小、OOB域大小,擦除大小等信息。可以对照着所使用的NAND Flash数据手册来查看一下这些信息是否正确。
2、nanddevice命令
nanddevice用于切换NAND Flash,如果你的板子支持多片NAND的话就可以使用此命令来设置当前所使用的NAND。这个需要你的CPU有两个NAND控制器,并且两个NAND控制器各接一片NAND Flash。就跟I.MX6U有两个SDIO接口,这两个SDIO接口可以接两个MMC设备一样。不过一般情况下CPU只有一个NAND接口,而且在使用中只接一片NAND。
3、nanderase命令
nanderase命令用于擦除NAND Flash,NAND Flash的特性决定了在向NAND Flash写数据之前一定要先对要写入的区域进行擦除。“nanderase”命令有三种形式:
nand erase[.spread] [clean] off size //从指定地址开始(off)开始,擦除指定大小(size)的区域。
nand erase.part [clean] partition //擦除指定的分区
nand erase.chip [clean] //全篇擦除
NAND的擦除命令一般是配合写命令的,后面讲解NAND写命令的时候在演示如何使用“nand erase”。
4、nandwrite命令
此命令用于向NAND指定地址写入指定的数据,一般和“nanderase”命令配置使用来更新NAND中的uboot、linuxkernel或设备树等文件,命令格式如下:
nand write addr off size
addr是要写入的数据首地址,off是NAND中的目的地址,size是要写入的数据大小。
以更新NAND中的uboot为例,讲解一下如何使用此命令。先编译出来NAND版本的u-boot.imx文件,在烧写之前要先对NAND进行分区,也就是规划好uboot、linuxkernel、设备树和根文件系统的存储区域,I.MX6U-ALPHA开发板的NAND分区如下:
0x000000000000-0x000004000000 : "boot"
0x000004000000-0x000006000000 : "kernel"
0x000006000000-0x000007000000 : "dtb"
0x000007000000-0x000020000000 : "rootfs"
一共有四个分区,第一个分区存放uboot,地址范围为0x0~0x4000000(共64MB);第二个分区存放kernel(也就是linuxkernel),地址范围为0x4000000~0x6000000(共32MB);第三个分区存放dtb(设备树),地址范围为0x6000000~0x7000000(共16MB);剩下的所有存储空间全部作为最后一个分区,存放rootfs(根文件系统)。
uboot是从地址0开始存放的,其实用不了这么大的区域,但是为了好管理才分配了这么大的,将NAND版本的u-boot.imx文件放到Ubuntu中的tftpboot目录中,然后使用tftp命令将其下载到开发板的0X87800000地址处,最终使用“nandwrite”将其烧写到NAND中,命令如下:
tftp 0x87800000 u-boot.imx //下载u-boot.imx到DRAM中
nand erase 0x0 0x100000 //从地址0开始擦除1MB的空间
nand write 0x87800000 0x0 0x100000 //将接收到的u-boot.imx写到NAND中
u-boot.imx很小,一般就是4,5百KB,所以擦除1MB的空间就可以了。写入的时候也是按照1M的数据写入的,所以肯定会写入一些无效的数据。你也可以将写入的大小改为u-boot.imx这个文件的大小,这样写入的数据量就是u-boot.imx的实际大小了。
同理我们也可以更新NAND中的linuxkernel和设备树(dtb)文件,命令如下:
tftp 0x87800000 zImage //下载zImage到DRAM中
nand erase 0x4000000 0xA00000 //从地址0x4000000开始擦除10MB的空间
nand write 0x87800000 0x4000000 0xA00000 //将接收到的zImage写到NAND中
这里我们擦出了10MB的空间,因为一般zImage就是6,7MB左右,10MB肯定够了,如果不够的话就将在多擦除一点就行了。
最后烧写设备树(dtb)文件文件,命令如下:
tftp 0x87800000 imx6ull-alientek-nand.dtb //下载dtb到DRAM中
nand erase 0x6000000 0x100000 //从地址0x6000000开始擦除1MB的空间
nand write 0x87800000 0x6000000 0x100000 //将接收到的dtb写到NAND中
dtb文件一般只有几十KB,所以擦除1M是绰绰有余的了。
根文件系统(rootfs)就不要在uboot中更新了,还是使用NXP提供的MFGTool工具来烧写,因为根文件系统太大!很有可能超过开发板DRAM的大小,这样连下载都没法下载,更别说更新了。
4、nand read命令
此命令用于从NAND中的指定地址读取指定大小的数据到DRAM中,命令格式如下:
nand read addr off size
addr是目的地址,off是要读取的NAND中的数据源地址,size是要读取的数据大小。比如我们读取设备树(dtb)文件到0x83000000地址处,命令如下:
nand read 0x83000000 0x6000000 0x19000
过程如图30.4.8.4所示:
图30.4.8.4 nandread读取过程
设备树文件读取到DRAM中以后就可以使用fdt命令来对设备树进行操作了,首先设置fdt的地址,fdt地址就是DRAM中设备树的首地址,命令如下:
fdtaddr 83000000
设置好以后可以使用“fdtheader”来查看设备树的头信息,输入命令:
fdtheader
结果如图30.4.8.5所示:
图30.4.8.5 设备树头信息
输入命令“fdtprint”就可以查看设备树文件的内容,输入命令:
fdtprint
结果如图30.4.8.6所示:
图30.4.8.6 设备树文件
图30.4.8.6中的文件就是我们写到NAND中的设备树文件,至于设备树文件的详细内容我们后面会有专门的章节来讲解,这里大家知道这个文件就行了。
NAND常用的操作命令就是擦除、读和写,至于其他的命令大家可以自行研究一下,一定不要尝试全片擦除NAND的指令!!否则NAND就被全部擦除掉了,什么都没有了,又得重头烧整个系统。
30.4.9 BOOT操作命令
uboot的本质工作是引导Linux,所以uboot肯定有相关的boot(引导)命令来启动Linux。常用的跟boot有关的命令有:bootz、bootm和boot。
1、bootz命令
要启动Linux,需要先将Linux镜像文件拷贝到DRAM中,如果使用到设备树的话也需要将设备树拷贝到DRAM中。可以从EMMC或者NAND等存储设备中将Linux镜像和设备树文件拷贝到DRAM,也可以通过nfs或者tftp将Linux镜像文件和设备树文件下载到DRAM中。不管用那种方法,只要能将Linux镜像和设备树文件存到DRAM中就行,然后使用bootz命令来启动,bootz命令用于自动zImage镜像文件,bootz命令格式如下:
bootz [addr [initrd[:size]] [fdt]]
命令bootz有三个参数,addr是Linux镜像文件在DRAM中的位置,initrd是initrd文件在DRAM中的地址,如果不使用initrd的话使用‘-’代替即可,fdt就是设备树文件在DRAM中的地址。现在我们使用网络和EMMC两种方法来启动Linux系统,首先将I.MX6U-ALPHA开发板的Linux镜像和设备树发送到Ubuntu主机中的tftpboot文件夹下。Linux镜像文件前面已经放到了tftpboot文件夹中,现在把设备树文件放到tftpboot文件夹里面。以EMMC核心板为例,将开发板光盘->8、开发板系统镜像->imx6ull-alientek-emmc.dtb文件发送到Ubuntu主机中的tftpboot文件夹里面,完成以后的tftpboot文件夹如图30.4.9.1所示:
图30.4.9.1tftpboot文件夹
下载Linux镜像文件和设备树都准备好了,我们先学习如何通过网络启动Linux,使用tftp命令将zImage下载到DRAM的0X80800000地址处,然后将设备树imx6ull-alientek-emmc.dtb下载到DRAM中的0X83000000地址处,最后之后命令bootz启动,命令如下:
tftp 80800000 zImage
tftp 83000000 imx6ull-alientek-emmc.dtb
bootz 80800000 – 83000000
命令运行结果如图30.4.9.2所示:
图30.4.9.2通过网络启动Linux
上图就是我们通过tftp和bootz命令来从网络启动Linux系统,如果我们要从EMMC中启动Linux系统的话只需要使用命令fatload将zImage和imx6ull-alientek-emmc.dtb从EMMC的分区1中拷贝到DRAM中,然后使用命令bootz启动即可。先使用命令fatls查看要下EMMC的分区1中有没有Linux镜像文件和设备树文件,如果没有的话参考30.4.6小节中讲解的fatwrite命令将tftpboot中的zImage和imx6ull-alientek-emmc.dtb文件烧写到EMMC的分区1中。然后使用命令fatload将zImage和imx6ull-alientek-emmc.dtb文件拷贝到DRAM中,地址分别为0X80800000和0X83000000,最后使用bootz启动,命令如下:
fatload mmc 1:1 80800000 zImage
fatload mmc 1:1 83000000 imx6ull-alientek-emmc.dtb
bootz 80800000 - 83000000
命令运行结果如图30.4.9.3所示:
图30.4.6.3从EMMC中启动Linux
2、bootm命令
bootm和bootz功能类似,但是bootm用于启动uImage镜像文件。如果不使用设备树的话启动Linux内核的命令如下:
bootmaddr
addr是uImage镜像在DRAM中的首地址。
如果要使用设备树,那么bootm命令和bootz一样,命令格式如下:
bootm [addr [initrd[:size]] [fdt]]
其中addr是uImage在DRAM中的首地址,initrd是initrd的地址,fdt是设备树(.dtb)文件在DRAM中的首地址,如果initrd为空的话,同样是用“-”来替代。
3、boot命令
boot命令也是用来启动Linux系统的,只是boot会读取环境变量bootcmd来启动Linux系统,bootcmd是一个很重要的环境变量!其名字分为“boot”和“cmd”,也就是“引导”和“命令”,说明这个环境变量保存着引导命令,其实就是启动的命令集合,具体的引导命令内容是可以修改的。比如我们要想使用tftp命令从网络启动Linux那么就可以设置bootcmd为“tftp 80800000 zImage; tftp 83000000 imx6ull-alientek-emmc.dtb; bootz 80800000 - 83000000”,然后使用saveenv将bootcmd保存起来。然后直接输入boot命令即可从网络启动Linux系统,命令如下:
setenv bootcmd 'tftp 80800000 zImage; tftp 83000000 imx6ull-alientek-emmc.dtb; bootz 80800000 - 83000000'
saveenv
boot
运行结果如图30.4.6.4所示:
图30.4.6.4设置bootcmd从网络启动Linux
前面说过uboot倒计时结束以后就会启动Linux系统,其实就是执行的bootcmd中的启动命令。只要不修改bootcmd中的内容,以后每次开机uboot倒计时结束以后都会使用tftp命令从网络下载zImage和imx6ull-alientek-emmc.dtb,然后启动Linux。
如果想从EMMC启动那就设置bootcmd为“fatload mmc 1:1 80800000 zImage; fatload mmc 1:1 83000000 imx6ull-alientek_emmc.dtb; bootz 80800000 - 83000000”,然后使用boot命令启动即可,命令如下:
setenv bootcmd 'fatload mmc 1:1 80800000 zImage; fatload mmc 1:1 83000000 imx6ull-alientek_emmc.dtb; bootz 80800000 - 83000000'
savenev
boot
运行结果如图30.4.6.5所示:
图30.4.6.5设置bootcmd从EMMC启动Linux
如果不修改bootcmd的话,每次开机uboot倒计时结束以后都会自动从EMMC里面读取zImage和imx6ull-alientek-emmc.dtb,然后启动Linux。
30.4.10其他常用命令
uboot中还有其他一些常用的命令,比如reset、go、run和mtest等。
1、reset命令
reset命令顾名思义就是复位的,输入“reset”即可复位重启,如图30.4.10.1所示:
图30.4.10.1reset命令运行结果
2、go命令
go命令用于跳到指定的地址处执行应用,命令格式如下:
go addr [arg ...]
addr是应用在DRAM中的首地址,我们可以编译一下裸机例程的实验13_printf,然后将编译出来的printf.bin拷贝到Ubuntu中的tftpboot文件夹里面,注意,这里要拷贝printf.bin文件,不需要在前面添加IVT信息,因为uboot已经初始化好了DDR了。使用tftp命令将printf.bin下载到开发板DRAM的0X87800000地址处,因为裸机例程的链接首地址就是0X87800000,最后使用go命令启动printf.bin这个应用,命令如下:
tftp 87800000 printf.bin
go 87800000
结果如图30.4.10.2所示:
图30.4.10.2go命令运行裸机例程
从图30.4.10.2可以看出,通过go命令我们就可以在uboot中运行裸机例程。
3、run命令
run命令用于运行环境变量中定义的命令,比如可以通过“runbootcmd”来运行bootcmd中的启动命令,但是run命令最大的作用在于运行我们自定义的环境变量。在后面调试Linux系统的时候常常要在网络启动和EMMC/NAND启动之间来回切换,而bootcmd只能保存一种启动方式,如果要换另外一种启动方式的话就得重写bootcmd,会很麻烦。这里我们就可以通过自定义环境变量来实现不同的启动方式,比如定义环境变量mybootemmc表示从emmc启动,定义mybootnet表示从网络启动,定义mybootnand表示从NAND启动。如果要切换启动方式的话只需要运行“runmybootxxx(xxx为emmc、net或nand)”即可。
说干就干,创建环境变量mybootemmc、mybootnet和mybootnand,命令如下:
setenv mybootemmc 'fatload mmc 1:1 80800000 zImage; fatload mmc 1:1 83000000 imx6ull-alientek-emmc.dtb;bootz 80800000 - 83000000'
setenv mybootnand 'nand read 80800000 4000000 800000;nand read 83000000 6000000 100000;bootz 80800000 - 83000000'
setenv mybootnet 'tftp 80800000 zImage; tftp 83000000 imx6ull-alientek-emmc.dtb; bootz 80800000 - 83000000'
saveenv
创建环境变量成功以后就可以使用run命令来运行mybootemmc、mybootnet或mybootnand来实现不同的启动:
runmybootemmc
或
run mytoobnand
或
run mybootnet
4、mtest命令
mtest命令是一个简单的内存读写测试命令,可以用来测试自己开发板上的DDR,命令格式如下:
mtest [start [end [pattern [iterations]]]]
start是要测试的DRAM开始地址,end是结束地址,比如我们测试0X80000000~0X80001000这段内存,输入“mtest8000000080001000”,结果如图30.4.10.3所示:
图30.4.10.3mtest命令运行结果
从图30.4.10.3可以看出,测试范围为0X80000000~0X80001000,已经测试了486次,如果要结束测试就按下键盘上的“Ctrl+C”键。
至此,uboot常用的命令就讲解完了,如果要使用uboot的其他命令,可以查看uboot中的帮助信息,或者上网查询一下相应的资料。
图30.1.1uboot官网
我们可以在uboot官网下载uboot源码,点击图30.1.1中左侧Topics中的“Source Code”,打开如图30.1.2所示界面:
图30.1.2uboot源码界面
点击图30.1.2中的“FTP Server”,进入其FTP服务器即可看到uboot源码,如图30.1.3所示:
图30.1.3uboot源码
图30.1.3中就是uboot原汁原味的源码文件,目前最新的版本是2019.04。但是我们一般不会直接用uboot官方的U-Boot源码的。uboot官方的uboot源码是给半导体厂商准备的,半导体厂商会下载uboot官方的uboot源码,然后将自家相应的芯片移植进去。也就是说半导体厂商会自己维护一个版本的uboot,这个版本的uboot相当于是他们定制的。既然是定制的,那么肯定对自家的芯片支持会很全,虽然uboot官网的源码中一般也会支持他们的芯片,但是绝对是没有半导体厂商自己维护的uboot全面。
NXP就维护的2016.03这个版本的uboot,下载地址为:http://git.freescale.com/git/cgit.cgi/imx/uboot-imx.git/tag/?h=imx_v2016.03_4.1.15_2.0.0_ga&id=
rel_imx_4.1.15_2.1.0_ga,下载界面如图30.1.4所示:
图30.1.4 NXP官方uboot下载界面
图30.1.4中的uboot-imx_rel_imx4.1.15_2.1.0_ga.xx(xx为zip、tar.gz或tar.bz2)就是NXP官方维护的uboott,后面我们学习uboot移植的时候就是使用的图30.1.4中的uboot,下载uboot-imx-rel_imx_4.1.15_2.1.0_ga.tar.bz2。我们已经放到了开发板光盘中,路径为:开发板光盘->1、程序源码->4、NXP官方原版Uboot和Linux->uboot-imx-rel_imx_4.1.15_2.1.0_ga.tar.bz2。图30.1.4中的uboot基本支持了NXP当前所有可以跑Linux的芯片,而且支持各种启动方式,比如EMMC、NAND、NOR FLASH等等,这些都是uboot官方所不支持的。但是图30.1.4中的uboot是针对NXP自家评估板的,如果是我们自己做的板子就需要修改NXP官方的uboot,使其支持我们自己做的板子,正点原子的I.MX6U开发板就是自己做的板子,虽然大部分都参考了NXP官方的I.MX6ULL EVK开发板,但是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所以需要修改NXP官方的uboot,使其适配正点原子的I.MX6U开发板。所以当我们拿到开发板以后,是有三种uboot的,这三种uboot的区别如表30.1.1所示:
种类
描述
uboot官方的uboot代码
由uboot官方维护开发的uboot版本,版本更新快,基本包含所有常用的芯片。
半导体厂商的uboot代码
半导体厂商维护的一个uboot,专门针对自家的芯片,在对自家芯片支持上要比uboot官方的好。
开发板厂商的uboot代码
开发板厂商在半导体厂商提供的uboot基础上加入了对自家开发板的支持。
表30.1.1三种uboot的区别
那么这三种uboot该如何选择呢?首先uboot官方的基本是不会用的,因为支持太弱了。最常用的就是半导体厂商或者开发板厂商的uboot,如果你用的半导体厂商的评估板,那么就使用半导体厂商的uboot,如果你是购买的第三方开发板,比如正点原子的I.MX6ULL开发板,那么就使用正点原子提供的uboot源码(也是在半导体厂商的uboot上修改的)。当然了,你也可以在购买了第三方开发板以后使用半导体厂商提供的uboot,只不过有些外设驱动可能不支持,需要自己移植,这个就是我们常说的uboot移植。
本节是uboot的使用,所以就直接使用正点原子已经移植好的uboot,这个已经放到了开发板光盘中了,路径为:开发板光盘->1、程序源码->3、正点原子修改后的Uboot和Linux->uboot-imx-rel_imx_4.1.15_2.1.0_ga_alientek.tar.bz2。
30.2U-Boot初次编译
在Ubuntu中创建存放uboot的目录,比如我的是/home/$USER/linux/uboot,然后在此目录下新建一个名为“alientek_uboot”的文件夹用于存放正点原子提供的uboot源码。alientek_uboot文件夹创建成功以后使用FileZilla软件将正点原子提供的uboot源码拷贝到此目录中,正点原子提供的uboot源码已经放到了开发板光盘中,路径为:开发板光盘->1、例程源码->3、正点原子修改后的Uboot和Linux-> uboot-imx-2016.03-2.1.0-g8b546e4.tar.bz2。将其拷贝到Ubuntu中新建的alientek_uboot文件夹下,完成以后如图30.2.1所示:
图30.2.1将uboot拷贝到Ubuntu中
使用如下命令对其进行解压缩:
tar -vxjf uboot-imx-2016.03-2.1.0-g8b546e4.tar.bz2
解压完成以后alientek_uboot文件夹内容如图30.2.2所示:
图30.2.2 解压后的uboot
图30.2.2中除了uboot-imx-2016.03-2.1.0-g8b546e4.tar.bz2这个正点原子提供的uboot源码压缩包以外,其他的文件和文件夹都是解压出来的uboot源码。
1、512MB(DDR3)+8GB(EMMC)核心板
如果使用的是512MB+8G的EMMC核心板,使用如下命令来编译对应的uboot: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gnueabihf- distclean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gnueabihf-
mx6ull_14x14_ddr512_emmc_defconfig
make V=1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gnueabihf- -j12
这三条命令中ARCH=arm设置目标为arm架构,CROSS_COMPILE指定所使用的交叉编译器。第一条命令相当于“makedistclean”,目的是清除工程,一般在第一次编译的时候最好清理一下工程。第二条指令相当于“make mx6ull_14x14_ddr512_emmc_defconfig”,用于配置uboot,配置文件为mx6ull_14x14_ddr512_emmc_defconfig。最后一条指令相当于“make -j12”也就是使用12核来编译uboot。当这三条命令执行完以后uboot也就编译成功了,如图30.2.3所示:
图30.2.3 编译完成
编译完成以后的alentek_uboot文件夹内容如图30.2.4所示:
图30.2.4 编译后的uboot源码
可以看出,编译完成以后uboot源码多了一些文件,其中u-boot.bin就是编译出来的uboot二进制文件。uboot是个裸机程序,因此需要在其前面加上头部(IVT、DCD等数据)才能在I.MX6U上执行,图30.2.4中的u-boot.imx文件就是添加头部以后的u-boot.bin,u-boot.imx就是我们最终要烧写到开发板中的uboot镜像文件。
每次编译uboot都要输入一长串命令,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可以新建一个shell脚本文件,将这些命令写到shell脚本文件里面,然后每次只需要执行shell脚本即可完成编译工作。新建名为mx6ull_alientek_emmc.sh的shell脚本文件,然后在里面输入如下内容:
示例代码30.2.1 mx6ull_alientek_emmc.sh文件代码
1 #!/bin/bash
2 make ARCH= arm CROSS_COMPILE= arm- linux- gnueabihf- distclean
3 make ARCH= arm CROSS_COMPILE= arm- linux- gnueabihf- mx6ull_14x14_ddr512_emmc_defconfig
4 make V= 1 ARCH= arm CROSS_COMPILE= arm- linux- gnueabihf-- j12
第1行是shell脚本要求的,必须是“#!/bin/bash”或者“#!/bin/sh”。
第2行使用了make命令,用于清理工程,也就是每次在编译uboot之前都清理一下工程。这里的make命令带有三个参数,第一个是ARCH,也就是指定架构,这里肯定是arm;第二个参数CROSS_COMPILE用于指定编译器,只需要指明编译器前缀就行了,比如arm-linux-gnueabihf-gcc编译器的前缀就是“arm-linux-gnueabihf-”;最后一个参数distclean就是清除工程。
第3行也使用了make命令,用于配置uboot。同样有三个参数,不同的是,最后一个参数是mx6ull_alientek_emmc_defconfig。前面说了uboot是bootloader的一种,可以用来引导Linux,但是uboot除了引导Linux以外还可以引导其它的系统,而且uboot还支持其它的架构和外设,比如USB、网络、SD卡等。这些都是可以配置的,需要什么功能就使能什么功能。所以在编译uboot之前,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配置uboot。mx6ull_alientek_emmc_defconfig就是正点原子针对I.MX6U-ALPHA的EMMC核心板编写的配置文件,这个配置文件在uboot-imx-rel_imx_4.1.15_2.1.0_ga_alientek /configs目录中。在uboot中,通过“makexxx_defconfig”来配置uboot,xxx_defconfig就是不同板子的配置文件,这些配置文件都在uboot/configs目录中。
第4行有4个参数,用于编译uboot,通过第3行配置好uboot以后就可以直接“make”编译uboot了。其中V=1用于设置编译过程的信息输出级别;-j用于设置主机使用多少线程编译uboot,最好设置成我们虚拟机所设置的核心数,如果在VMware里面给虚拟就分配了4个核,那么使用-j4是最合适的,这样4个核都会一起编译。
使用chmod命令给予mx6ull_alientek_emmc.sh文件可执行权限,然后就可以使用这个shell脚本文件来重新编译uboot,命令如下:
./mx6ull_alientek_emmc.sh
1、256MB(DDR3)+256MB/512MB(NAND)核心板
如果用的256MB+256MB/512MB的NAND核心板,新建名为mx6ull_alientek_nand.sh的shell脚本文件,然后在里面输入如下内容:
示例代码30.2.2 mx6ull_alientek_nand.sh文件代码
1 #!/bin/bash
2 make ARCH= arm CROSS_COMPILE= arm- linux- gnueabihf- distclean
3 make ARCH= arm CROSS_COMPILE= arm- linux- gnueabihf- mx6ull_14x14_ddr256_nand_defconfig
4 make V= 1 ARCH= arm CROSS_COMPILE= arm- linux- gnueabihf-- j12
完成以后同样使用chmod指令给予mx6ull_alientek_nand.sh可执行权限,然后输入如下命令即可编译NAND版本的uboot:
./mx6ull_alientek_nand.sh
mx6ull_alientek_nand.sh和mx6ull_alientek_emmc.sh类似,只是uboot配置文件不同,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30.3 U-Boot烧写与启动
uboot编译好以后就可以烧写到板子上使用了,这里我们跟前面裸机例程一样,将uboot烧写到SD卡中,然后通过SD卡来启动来运行uboot。使用imxdownload软件烧写,命令如下:
chmod 777 imxdownload //给予imxdownload可执行权限,一次即可
./imxdownload u-boot.bin /dev/sdd
等待烧写完成,完成以后将SD卡插到I.MX6U-ALPHA开发板上,BOOT设置从SD卡启动,使用USB线将USB_TTL和电脑连接,也就是将开发板的串口1连接到电脑上。打开SecureCRT,设置好串口参数并打开,最后复位开发板。在SecureCRT上出现“Hit any key to stop autoboot: ”倒计时的时候按下键盘上的回车键,默认是3秒倒计时,在3秒倒计时结束以后如果没有按下回车键的话uboot就会使用默认参数来启动Linux内核了。如果在3秒倒计时结束之前按下回车键,那么就会进入uboot的命令行模式,如图30.3.1所示:
图30.3.1 uboot启动过程
从图30.3.1可以看出,当进入到uboot的命令行模式以后,左侧会出现一个“=>”标志。uboot启动的时候会输出一些信息,这些信息如下所示:
示例代码30.3.1 uboot输出信息
1 U-Boot 2016.03 (Apr 12 2019 - 02:33:00 +0800)
2
3 CPU: Freescale i.MX6ULL rev1.1 69 MHz (running at 396 MHz)
4 CPU: Industrial temperature grade (-40C to 105C) at 46C
5 Reset cause: POR
6 Board: MX6ULL 14x14 EVK
7 I2C: ready
8 DRAM: 512 MiB
9 MMC: FSL_SDHC: 0, FSL_SDHC: 1
10 Display: ATK-LCD-7-1024x600 (1024x600)
11 Video: 1024x600x24
12 ** Unrecognized filesystem type **
13 In: serial
14 Out: serial
15 Err: serial
16 switch to partitions #0, OK
17 mmc0 is current device
18 Net: FEC1
19 Normal Boot
20 Hit any key to stop autoboot: 0
21 =>
第1行是uboot版本号和编译时间,可以看出,当前的uboot版本号是2016.03,编译时间是2019年4月12日凌晨2点33(没错!为了赶教程和例程,我这一年多以来基本每天晚上工作到凌晨两三点!看到这里一定要记得到论坛夸我一下!)。
第3和第4行是CPU信息,可以看出当前使用的CPU是飞思卡尔的I.MX6ULL(I.MX以前属于飞思卡尔,然而飞思卡尔被NXP收购了),如果使用528MHz的I.MX6ULL,此处会显示主频为528MHz。但是如果使用800MHz的I.MX6ULL的话此处会显示69MHz,这个是uboot内部主频读取错误,但是不影响运行,可以不用管。不管是528MHz还是800MHz的I.MX6ULL,此时都运行在396MHz。这颗芯片是工业级的,可以工作在-40°C~105°C。
第5行是复位原因,当前的复位原因是POR。I.MX6ULL芯片上有个POR_B引脚,将这个引脚拉低即可复位I.MX6ULL。
第6行是板子名字,当前的板子名字为“MX6ULL 14x14 EVK”。
第7行提示I2C准备就绪。
第8行提示当前板子的DRAM(内存)为512MB,如果是NAND版本的话内存为256MB。
第9行提示当前有两个MMC/SD卡控制器:FSL_SDHC(0)和FSL_SDHC(1)。I.MX6ULL支持两个MMC/SD,正点原子的I.MX6ULL EMMC核心板上FSL_SDHC(0)接的EMMC,FSL_SDHC(1)接的SD(TF)卡。
第10和第11行是LCD型号,当前的LCD型号是ATK-LCD-7-1024x600 (1024x600),分辨率为1024x600,格式为RGB888(24位)。
第13~15是标准输入、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所使用的终端,这里都使用串口(serial)作为终端。
第16和17行是切换到emmc的第0个分区上,因为当前的uboot是emmc版本的,也就是从emmc启动的。我们只是为了方便将其烧写到了SD卡上,但是它的“内心”还是EMMC的。所以uboot启动以后会将emmc作为默认存储器,当然了,你也可以将SD卡作为uboot的存储器,这个我们后面会讲解怎么做。
第18行是网口信息,提示我们当前使用的FEC1这个网口,I.MX6ULL支持两个网口。
第19行提示正常启动,也就是说uboot要从emmc里面读取环境变量和参数信息启动Linux内核了。
第20行是倒计时提示,默认倒计时3秒,倒计时结束之前按下回车键就会进入Linux命令行模式。如果在倒计时结束以后没有按下回车键,那么Linux内核就会启动,Linux内核一旦启动,uboot就会寿终正寝。
这个就是uboot默认输出信息的含义,NAND版本的uboot也是类似的,只是NAND版本的就没有EMMC/SD相关信息了,取而代之的就是NAND的信息,比如NAND容量大小信息。
uboot是来干活的,我们现在已经进入uboot的命令行模式了,进入命令行模式以后就可以给uboot发号施令了。当然了,不能随便发号施令,得看看uboot支持哪些命令,然后使用这些uboot所支持的命令来做一些工作。下一节就讲解uboot命令的使用。
30.4U-Boot命令使用
进入uboot的命令行模式以后输入“help”或者“?”,然后按下回车即可查看当前uboot所支持的命令,如图30.4.1所示:
图30.4.1 uboot命令列表
图30.4.1中只是uboot的一部分命令,具体的命令列表以实际为准。图30.4.1中的命令并不是uboot所支持的所有命令,前面说过uboot是可配置的,需要什么命令就使能什么命令。所以图30.4.1中的命令是正点原子提供的uboot中使能的命令,uboot支持的命令还有很多,而且也可以在uboot中自定义命令。这些命令后面都跟有命令说明,用于描述此命令的作用,但是命令具体怎么用呢?我们输入“help(或?)命令名”既可以查看命令的详细用法,以“bootz”这个命令为例,我们输入如下命令即可查看“bootz”这个命令的用法:
? bootz 或 helpbootz
结果如图30.4.2所示:
图30.4.2bootz命令使用说明
图30.4.2中就详细的列出了“bootz”这个命令的详细,其它的命令也可以使用此方法查询具体的使用方法。接下来我们学习一下一些常用的uboot命令。
30.4.1信息查询命令
常用的和信息查询有关的命令有3个:bdinfo、printenv和version。先来看一下bdinfo命令,此命令用于查看板子信息,直接输入“bdinfo”即可,结果如图30.4.1.1所示:
图30.4.1.1bdinfo命令
从图30.4.1.1中可以得出DRAM的其实地址和大小、启动参数保存起始地址、波特率、sp(堆栈指针)起始地址等信息。
命令“printenv”用于输出环境变量信息,uboot也支持TAB键自动补全功能,输入“print”然后按下TAB键就会自动补全命令,直接输入“print”也可以。输入“print”,然后按下回车键,环境变量如图30.4.1.2所示:
图30.4.1.2printenv命令结果
在图30.4.1.2中有很多的环境变量,比如baudrate、board_name、board_rec、boot_fdt、bootcmd等等。uboot中的环境变量都是字符串,既然叫做环境变量,那么它的作用就和“变量”一样。比如bootdelay这个环境变量就表示uboot启动延时时间,默认bootdelay=3,也就默认延时3秒。前面说的3秒倒计时就是由bootdelay定义的,如果将bootdelay改为5的话就会倒计时5s了。uboot中的环境变量是可以修改的,有专门的命令来修改环境变量的值,稍后我们会讲解。
命令version用于查看uboot的版本号,输入“version”,uboot版本号如图30.4.1.3所示:
图30.4.1.3version命令结果
从图30.4.1.3可以看出,当前uboot版本号为2016.03,2019年4月12日编译的,编译器为arm-linux-gnueabihf-gcc等信息。
30.4.2环境变量操作命令
1、修改环境变量
环境变量的操作涉及到两个命令:setenv和saveenv,命令setenv用于设置或者修改环境变量的值。命令saveenv用于保存修改后的环境变量,一般环境变量是存放在外部flash中的,uboot启动的时候会将环境变量从flash读取到DRAM中。所以使用命令setenv修改的是DRAM中的环境变量值,修改以后要使用saveenv命令将修改后的环境变量保存到flash中,否则的话uboot下一次重启会继续使用以前的环境变量值。
命令saveenv使用起来很简单,格式为:
saveenv命令值
或
saveenv命令‘值1值2值3’
比如我们要将环境变量bootdelay改为5,就可以使用如下所示命令:
setenvbootdelay5
saveenv
上述命令执行过程如图30.4.2.1所示:
图30.4.2.1环境变量修改
在图30.4.2.1中,当我们使用命令saveenv保存修改后的环境变量的话会有保存过程提示信息,根据提示可以看出环境变量保存到了MMC(1)中,也就是EMMC中。因为我用的EMMC版本的核心板,所以会保存到MMC(1)中,如果是NAND版本核心板的话就会提示保存到NAND中。
修改bootdelay以后,重启开发板,uboot就是变为5秒倒计时,如图30.4.2.2所示:
图30.4.2.25秒倒计时
有时候我们修改的环境变量值可能会有空格,比如bootcmd、bootargs等,这个时候环境变量值就得用单引号括起来,比如下面修改环境变量bootcmd的值:
setenv bootcmd 'console=ttymxc0,115200 root=/dev/mmcblk1p2 rootwait rw'
saveenv
上面命令设置bootcmd的值为“console=ttymxc0,115200 root=/dev/mmcblk1p2 rootwait rw”,其中“console=ttymxc0,115200”、“root=/dev/mmcblk1p2”、“rootwait”和“rw”相当于四组“值”,这四组“值”之间用空格隔开,所以需要使用单引号‘’将其括起来,表示这四组“值”都属于环境变量bootcmd。
2、新建环境变量
命令setenv也可以用于新建命令,用法就是修改环境变量一样,比如我们新建一个环境变量author,author的值为我的名字拼音:zuozhongkai,那么就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setenv author zuozhongkai
saveenv
新建命令author完成以后重启uboot,然后使用命令printenv查看当前环境变量,如图30.4.2.3所示:
图30.4.2.3环境变量
从图30.4.2.3可以看到新建的环境变量:author,其值为:zuozhongkai。
3、删除环境变量
既然可以新建环境变量,那么就可以删除环境变量,删除环境变量也是使用命令setenv,要删除一个环境变量只要给这个环境变量赋空值即可,比如我们删除掉上面新建的author这个环境变量,命令如下:
setenv author
saveenv
上面命令中通过setenv给author赋空值,也就是什么都不写来删除环境变量author。重启uboot就会发现环境变量author没有了。
30.4.3内存操作命令
内存操作命令就是用于直接对DRAM进行读写操作的,常用的内存操作命令有md、nm、mm、mw、cp和cmp。我们依次来看一下这些命令都是做什么的。
1、md命令
md命令用于显示内存值,格式如下:
md[.b, .w, .l] address [# of objects]
命令中的[.b .w .l]对应byte、word和long,也就是分别以1个字节、2个字节、4个字节来显示内存值。address就是要查看的内存起始地址,[# of objects]表示要查看的数据长度,这个数据长度单位不是字节,而是跟你所选择的显示格式有关。比如你设置要查看的内存长度为20(十六进制为0x14),如果显示格式为.b的话那就表示20个字节;如果显示格式为.w的话就表示20个word,也就是20*2=40个字节;如果显示格式为.l的话就表示20个long,也就是20*4=80个字节。另外要注意:
uboot命令中的数字都是十六进制的!不是十进制的!
比如你想查看以0X80000000开始的20个字节的内存值,显示格式为.b的话,应该使用如下所示命令:
md.b 80000000 14
而不是:
md.b 80000000 20
上面说了,uboot命令里面的数字都是十六进制的,所以可以不用写“0x”前缀,十进制的20其十六进制为0x14,所以命令md后面的个数应该是14,如果写成20的话就表示查看32(十六进制为0x20)个字节的数据。分析下面三个命令的区别:
md.b 80000000 10
md.w 80000000 10
md.l 80000000 10
上面这三个命令都是查看以0X80000000为起始地址的内存数据,第一个命令以.b格式显示,长度为0x10,也就是16个字节;第二个命令以.w格式显示,长度为0x10,也就是16*2=32个字节;最后一个命令以.l格式显示,长度也是0x10,也就是16*4=64个字节。这三个命令的执行结果如图30.4.3.1所示:
图30.4.3.1md命令使用示例
2、nm命令
nm命令用于修改指定地址的内存值,命令格式如下:
nm [.b, .w, .l] address
nm命令同样可以以.b、.w和.l来指定操作格式,比如现在以.l格式修改0x80000000地址的数据为0x12345678。输入命令:
nm.l 80000000
输入上述命令以后如图30.4.3.2所示:
图30.4.3.2nm命令
在图30.4.3.2中,80000000表示现在要修改的内存地址,ffffff00表示地址0x80000000现在的数据,?后面就可以输入要修改后的数据0x12345678,输入完成以后按下回车,然后再输入‘q’即可退出,如图30.4.3.3所示:
图30.4.3.3修改内存数据
修改完成以后在使用命令md来查看一下有没有修改成功,如图30.4.3.4所示:
图30.4.3.4查看修改后的值
从图30.4.3.4可以看出,此时地址0X80000000的值变为了0x12345678。
3、mm命令
mm命令也是修改指定地址内存值的,使用mm修改内存值的时候地址会自增,而使用命令nm的话地址不会自增。比如以.l格式修改从地址0x80000000开始的连续3个内存块(3*4=12个字节)的数据为0X05050505,操作如图30.4.3.5所示:
图30.4.3.5命令mm
从图30.4.3.5可以看出,修改了地址0X80000000、0X80000004和0X8000000C的内容为0x05050505。使用命令md查看修改后的值,结果如图30.4.3.6所示:
图30.4.3.6查看修改后的内存数据
从图30.4.3.6可以看出内存数据修改成功。
4、mw命令
命令mw用于使用一个指定的数据填充一段内存,命令格式如下:
mw [.b, .w, .l] address value [count]
mw命令同样可以以.b、.w和.l来指定操作格式,address表示要填充的内存起始地址,value为要填充的数据,count是填充的长度。比如使用.l格式将以0X80000000为起始地址的0x10个内存块(0x10 * 4=64字节)填充为0X0A0A0A0A,命令如下:
mw.l 80000000 0A0A0A0A 10
然后使用命令md来查看,如图30.4.3.7所示:
图30.4.3.7查看修改后的内存数据
从图30.4.3.7可以看出内存数据修改成功。
5、cp命令
cp是数据拷贝命令,用于将DRAM中的数据从一段内存拷贝到另一段内存中,或者把Nor Flash中的数据拷贝到DRAM中。命令格式如下:
cp [.b, .w, .l] source target count
cp命令同样可以以.b、.w和.l来指定操作格式,source为源地址,target为目的地址,count为拷贝的长度。我们使用.l格式将0x80000000处的地址拷贝到0X80000100处,长度为0x10个内存块(0x10*4=64个字节),命令如下所示:
cp.l 80000000 80000100 10
结果如图30.4.3.8所示:
图30.4.3.8cp命令操作结果
在图30.4.3.8中,先使用md.l命令打印出地址0x80000000和0x80000100处的数据,然后使用命令cp.l将0x80000100处的数据拷贝到0x80000100处。最后使用命令md.l查看0x80000100处的数据有没有变化,检查拷贝是否成功。
6、cmp命令
cmp是比较命令,用于比较两段内存的数据是否相等,命令格式如下:
cmp [.b, .w, .l] addr1 addr2 count
cmp命令同样可以以.b、.w和.l来指定操作格式,addr1为第一段内存首地址,addr2为第二段内存首地址,count为要比较的长度。我们使用.l格式来比较0x80000000和0X80000100这两个地址数据是否相等,比较长度为0x10个内存块(16*4=64个字节),命令如下所示:
cmp.l 80000000 80000100 10
结果如图30.4.3.9所示:
图30.4.3.9 cmp命令比较结果
从图30.4.3.9可以看出两段内存的数据相等。我们再随便挑两段内存比较一下,比如地址0x80002000和0x800003000,长度为0X10,比较结果如图30.4.3.10所示:
图30.4.3.10cmp命令比较结果
从图30.4.3.10可以看出,0x80002000处的数据和0x80003000处的数据就不一样。
30.4.4网络操作命令
uboot是支持网络的,我们在移植uboot的时候一般都要调通网络功能,因为在移植linuxkernel的时候需要使用到uboot的网络功能做调试。uboot支持大量的网络相关命令,比如dhcp、ping、nfs和tftpboot,我们接下来依次学习一下这几个和网络有关的命令。
在使用uboot的网络功能之前先用网线将开发板的ENET2接口和电脑或者路由器连接起来,I.MX6U-ALPHA开发板有两个网口:ENET1和ENET2,一定要连接ENET2,不能连接错了,ENET2接口如图30.4.4.1所示。
图30.4.4.1 ENET2网络接口
建议开发板和主机PC都连接到同一个路由器上!最后设置表30.4.4.1中所示的几个环境变量。
环境变量
描述
ipaddr
开发板ip地址,可以不设置,使用dhcp命令来从路由器获取IP地址。
ethaddr
开发板的MAC地址,一定要设置。
gatewayip
网关地址。
netmask
子网掩码。
serverip
服务器IP地址,也就是Ubuntu主机IP地址,用于调试代码。
表30.4.4.1网络相关环境变量
表30.4.4.1中环境变量设置命令如下所示:
setenv ipaddr 192.168.1.50
setenv ethaddr 00:04:9f:04:d2:35
setenv gatewayip 192.168.1.1
setenv netmask 255.255.255.0
setenv serverip 192.168.1.250
saveenv
注意,网络地址环境变量的设置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保Ubuntu主机和开发板的IP地址在同一个网段内,比如我现在的开发板和电脑都在192.168.1.0这个网段内,所以设置开发板的IP地址为192.168.1.50,我的Ubuntu主机的地址为192.168.1.250,因此serverip就是192.168.1.250。ethaddr为网络MAC地址,是一个48bit的地址,如果在同一个网段内有多个开发板的话一定要保证每个开发板的ethaddr是不同的,否则通信会有问题!设置好网络相关的环境变量以后就可以使用网络相关命令了。
1、ping命令
开发板的网络能否使用,是否可以和服务器(Ubuntu主机)进行通信,通过ping命令就可以验证,直接ping服务器的IP地址即可,比如我的服务器IP地址为192.168.1.250,命令如下:
ping192.168.1.250
结果如图30.4.4.2所示:
图30.4.4.2ping命令
从图30.4.4.2可以看出,192.168.1.250这个主机存在,说明ping成功,uboot的网络工作正常。
2、dhcp命令
dhcp用于从路由器获取IP地址,前提得开发板连接到路由器上的,如果开发板是和电脑直连的,那么dhcp命令就会失效。直接输入dhcp命令即可通过路由器获取到IP地址,如图30.4.4.3所示:
图30.4.4.3dhcp命令
从图30.4.4.3可以看出,开发板通过dhcp获取到的IP地址为192.168.1.50,和我们手动设置的一样,这很正常。同时在图30.4.4.3中可以看到“warning:nobootfilename;”、“TFTP fromserver192.168.1.1”这样的字样。这是因为DHCP不单单是获取IP地址,其还会通过TFTP来启动linux内核,输入“? dhcp”即可查看dhcp命令详细的信息,如图30.4.4.4所示:
图30.4.4.4dhcp命令使用查询
3、nfs命令
nfs也就是网络文件系统,通过nfs可以在计算机之间通过网络来分享资源,比如我们将linux镜像和设备树文件放到Ubuntu中,然后在uboot中使用nfs命令将Ubuntu中的linux镜像和设备树下载到开发板的DRAM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调试linux镜像和设备树,也就是网络调试,通过网络调试是Linux开发中最常用的调试方法。原因是嵌入式linux开发不像单片机开发,可以直接通过JLINK或STLink等仿真器将代码直接烧写到单片机内部的flash中,嵌入式Linux通常是烧写到EMMC、NAND Flash、SPI Flash等外置flash中,但是嵌入式Linux开发也没有MDK,IAR这样的IDE,更没有烧写算法,因此不可能通过点击一个“download”按钮就将固件烧写到外部flash中。虽然半导体厂商一般都会提供一个烧写固件的软件,但是这个软件使用起来比较复杂,这个烧写软件一般用于量产的。其远没有MDK、IAR的一键下载方便,在Linux内核调试阶段,如果用这个烧写软件的话将会非常浪费时间,而这个时候网络调试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可以通过网络将编译好的linux镜像和设备树文件下载到DRAM中,然后就可以直接运行。
我们一般使用uboot中的nfs命令将Ubuntu中的文件下载到开发板的DRAM中,在使用之前需要开启Ubuntu主机的NFS服务,并且要新建一个NFS使用的目录,以后所有要通过NFS访问的文件都需要放到这个NFS目录中。Ubuntu的NFS服务开启我们在4.2.1小节已经详细讲解过了,包括NFS文件目录的创建,如果忘记的话可以去查看一下4.2.1小节。我设置的/home/zuozhongkai/linux/nfs这个目录为我的NFS文件目录。uboot中的nfs命令格式如下所示:
nfs [loadAddress] [[hostIPaddr:]bootfilename]
loadAddress是要保存的DRAM地址,[[hostIPaddr:]bootfilename]是要下载的文件地址。这里我们将正点原子官方编译出来的Linux镜像文件zImage下载到开发板DRAM的0x80800000这个地址处。正点原子编译出来的zImage文件已经放到了开发板光盘中,路径为:8、开发板系统镜像->zImage。将文件zImage通过FileZilla发送到Ubuntu中的NFS目录下,比如我的就是放到/home/zuozhongkai/linux/nfs这个目录下,完成以后的NFS目录如图30.4.4.5所示:
图30.4.4.5 NFS目录中的zImage文件
准备好以后就可以使用nfs命令来将zImage下载到开发板DRAM的0X80800000地址处,命令如下:
nfs 80800000 192.168.1.250:/home/zuozhongkai/linux/nfs/zImage
命令中的“80800000”表示zImage保存地址,“192.168.1.250:/home/zuozhongkai/linux/nfs/zImage”表示zImage在192.168.1.250这个主机中,路径为/home/zuozhongkai/linux/nfs/zImage。下载过程如图30.4.4.6所示:
图30.4.4.6nfs命令下载zImage过程
在图30.4.4.6中会以“#”提示下载过程,下载完成以后会提示下载的数据大小,这里下载的6071136字节,而zImage的大小就是6071136字节,如图30.4.4.7所示:
图30.4.4.7zImage大小
下载完成以后查看0x80800000地址处的数据,使用命令md.b来查看前100个字节的数据,如图30.4.4.8所示:
图30.4.4.8下载的数据
在使用winhex软件来查看zImage,检查一下前面的数据是否和图30.4.4.8只的一致,结果如图30.4.4.9所示:
图30.4.4.9winhex查看zImage
可以看出图30.4.4.8和图30.4.4.9中的前100个字节的数据一致,说明nfs命令下载到的zImage是正确的。
4、tftp命令
tftp命令的作用和nfs命令一样,都是用于通过网络下载东西到DRAM中,只是tftp命令使用的TFTP协议,Ubuntu主机作为TFTP服务器。因此需要在Ubuntu上搭建TFTP服务器,需要安装tftp-hpa和tftpd-hpa,命令如下:
sudo apt-get install tftp-hpa tftpd-hpa
和NFS一样,TFTP也需要一个文件夹来存放文件,在用户目录下新建一个目录,命令如下:
mkdir/home/zuozhongkai/linux/tftpboot
chmod 777 /home/zuozhongkai/linux/tftpboot
这样我就在我的电脑上创建了一个名为tftpboot的目录(文件夹),路径为/home/zuozhongkai/linux/tftpboot。注意!我们要给tftpboot文件夹权限,否则的话uboot不能从tftpboot文件夹里面下载文件。
最后配置tftp,打开文件安装完成以后新建文件/etc/xinetd.d/tftp,然后在里面输入如下内容:
示例代码30.4.4.1 /etc/xinetd.d/tftp文件内容
1 server tftp
2{
3 socket_type = dgram
4 protocol = udp
5 wait = yes
6 user = root
7 server =/usr/sbin/ in. tftpd
8 server_args =- s / home/ zuozhongkai/ linux/ tftpboot/
9 disable = no
10 per_source = 11
11 cps = 1002
12 flags = IPv4
13}
完了以后启动tftp服务,命令如下:
sudo service tftpd-hpa start
打开/etc/default/tftpd-hpa文件,将其修改为如下所示内容:
示例代码30.4.4.2 /etc/default/tftpd-hpa文件内容
1 # / etc/default/ tftpd- hpa
2
3 TFTP_USERNAME= "tftp"
4 TFTP_DIRECTORY= "/home/zuozhongkai/linux/tftpboot"
5 TFTP_ADDRESS= ":69"
6 TFTP_OPTIONS= "-l -c -s"
TFTP_DIRECTORY就是我们上面创建的tftp文件夹目录,以后我们就将所有需要通过TFTP传输的文件都放到这个文件夹里面,并且要给予这些文件相应的权限。
最后输入如下命令,重启tftp服务器:
sudo service tftpd-hpa restart
tftp服务器已经搭建好了,接下来就是使用了。将zImage镜像文件拷贝到tftpboot文件夹中,并且给予zImage相应的权限,命令如下:
cp zImage /home/zuozhongkai/linux/tftpboot/
cd /home/zuozhongkai/linux/tftpboot/
chmod 777 zImage
万事俱备,只剩验证了,uboot中的tftp命令格式如下:
tftpboot [loadAddress] [[hostIPaddr:]bootfilename]
看起来和nfs命令格式一样的,loadAddress是文件在DRAM中的存放地址,[[hostIPaddr:]bootfilename]是要从Ubuntu中下载的文件。但是和nfs命令的区别在于,tftp命令不需要输入文件在Ubuntu中的完整路径,只需要输入文件名即可。比如我们现在将tftpboot文件夹里面的zImage文件下载到开发板DRAM的0X80800000地址处,命令如下:
tftp 80800000 zImage
下载过程如图30.4.4.10所示:
图30.4.4.10 tftp命令下载过程
从图30.4.4.10可以看出,zImage下载成功了,网速为1.4MibB/s,文件大小为6071136字节。同样的,可以使用md.b命令来查看前100个字节的数据是否和图30.4.4.9中的相等。有时候使用fttp命令从Ubuntu中下载文件的时候会出现如图30.4.4.11所示的错误提示:
图30.4.4.11 tftp下载出错
在图30.4.4.11中可以看到“TFTP error: 'Permission denied' (0)”这样的错误提示,提示没有权限,出现这个错误一般有两个原因:
①、在Ubuntu中创建tftpboot目录的时候没有给予tftboot相应的权限。
②、tftpboot目录中要下载的文件没有给予相应的权限。
针对上述两个问题,使用命令“chmod777xxx”来给予权限,其中“xxx”就是要给予权限的文件或文件夹。
好了,uboot中关于网络的命令就讲解到这里,我们最常用的就是ping、nfs和tftp这三个命令。使用ping命令来查看网络的连接状态,使用nfs和tftp命令来从Ubuntu主机中下载文件。
30.4.5 EMMC和SD卡操作命令
uboot支持EMMC和SD卡,因此也要提供EMMC和SD卡的操作命令。一般认为EMMC和SD卡是同一个东西,所以没有特殊说明,本教程统一使用MMC来代指EMMC和SD卡。uboot中常用于操作MMC设备的命令为“mmc”。
mmc是一系列的命令,其后可以跟不同的参数,输入“?mmc”即可查看mmc有关的命令,如图30.4.5.1所示:
图30.4.5.1mmc命令
从图30.4.5.1可以看出,mmc后面跟不同的参数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如表30.4.5.1所示:
命令
描述
mmc info
输出MMC设备信息
mmc read
读取MMC中的数据。
mmc wirte
向MMC设备写入数据。
mmc rescan
扫描MMC设备。
mmcpart
列出MMC设备的分区。
mmc dev
切换MMC设备。
mmc list
列出当前有效的所有MMC设备。
mmc hwpartition
设置MMC设备的分区。
mmc bootbus……
设置指定MMC设备的BOOT_BUS_WIDTH域的值。
mmc bootpart……
设置指定MMC设备的boot和RPMB分区的大小。
mmc partconf……
设置指定MMC设备的PARTITION_CONFG域的值。
mmc rst
复位MMC设备
mmc setdsr
设置DSR寄存器的值。
表30.4.5.1mmc命令
1、mmcinfo命令
mmcinfo命令用于输出当前选中的mmcinfo设备的信息,输入命令“mmcinfo”即可,如图30.4.5.2所示:
图30.4.5.2mmcinfo命令
从图30.4.5.2可以看出,当前选中的MMC设备是EMMC,版本为4.5,容量为3.7GiB(EMMC为4GB),速度为52000000Hz=52MHz,8位宽的总线。还有一个与mmcinfo命令相同功能的命令:mmcinfo,“mmc”和“info”之间没有空格。
2、mmcrescan命令
mmcrescan命令用于扫描当前开发板上所有的MMC设备,包括EMMC和SD卡,输入“mmcrescan”即可。
3、mmclist命令
mmclist命令用于来查看当前开发板一共有几个MMC设备,输入“mmclist”,结果如图30.4.5.3所示:
图30.4.5.3扫描MMC设备
可以看出当前开发板有两个MMC设备:FSL_SDHC:0和FSL_SDHC:1 (eMMC),这是因为我现在用的是EMMC版本的核心板,加上SD卡一共有两个MMC设备,FSL_SDHC:0是SD卡,FSL_SDHC:1(eMMC)是EMMC,。默认会将EMMC设置为当前MMC设备,这就是为什么输入“mmcinfo”查询到的是EMMC设备信息,而不是SD卡。要想查看SD卡信息,就要使用命令“mmcdev”来将SD卡设置为当前的MMC设备。
4、mmcdev命令
mmcdev命令用于切换当前MMC设备,命令格式如下:
mmc dev [dev] [part]
[dev]用来设置要切换的MMC设备号,[part]是分区号。如果不写分区号的话默认为分区0。使用如下命令切换到SD卡:
mmc dev 0 //切换到SD卡,0为SD卡,1为eMMC
结果如图30.4.5.4所示:
图30.4.5.4切换到SD卡
从图30.4.5.4可以看出,切换到SD卡成功,mmc0为当前的MMC设备,输入命令“mmcinfo”即可查看SD卡的信息,结果如图30.4.5.5所示:
图30.4.5.5SD信息
从图30.4.5.5可以看出当前SD卡为3.0版本的,容量为14.8GiB(16GB的SD卡),4位宽的总线。
5、mmcpart命令
有时候SD卡或者EMMC会有多个分区,可以使用命令“mmcpart”来查看其分区,比如查看EMMC的分区情况,输入如下命令:
mmcdev1 //切换到EMMC
mmcpart //查看EMMC分区
结果如图30.4.5.6所示:
图30.4.5.6查看EMMC分区
从图30.4.5.6中可以看出,此时EMMC有两个分区,扇区20480~1024000为第一个分区,扇区1228800~6504448为第二个分区。如果EMMC里面烧写了Linux系统的话,EMMC是有3个分区的,第0个分区存放uboot,第1个分区存放Linux镜像文件和设备树,第2个分区存放根文件系统。但是在图30.4.5.6中只有两个分区,那是因为第0个分区没有格式化,所以识别不出来,实际上第0个分区是存在的。一个新的SD卡默认只有一个分区,那就是分区0,所以前面讲解的uboot烧写到SD卡,其实就是将u-boot.bin烧写到了SD卡的分区0里面。后面学习Linux内核移植的时候再讲解怎么在SD卡中创建并格式化第二个分区,并将Linux镜像文件和设备树文件存放到第二个分区中。
如果要将EMMC的分区2设置为当前MMC设置,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mmcdev12
结果如图30.4.5.7所示:
图30.4.5.7设置EMMC分区2为当前设备
6、mmcread命令
mmc read命令用于读取mmc设备的数据,命令格式如下:
mmc read addr blk# cnt
addr是数据读取到DRAM中的地址,blk是要读取的块起始地址(十六进制),一个块是512字节,这里的块和扇区是一个意思,在MMC设备中我们通常说扇区,cnt是要读取的块数量(十六进制)。比如从EMMC的第1536(0x600)个块开始,读取16(0x10)个块的数据到DRAM的0X80800000地址处,命令如下:
mmc dev 1 0 //切换到MMC分区0
mmc read 80800000 600 10 //读取数据
结果如图30.4.5.8所示:
图30.4.5.8mmcread命令
这里我们还看不出来读取是否正确,通过md.b命令查看0x80800000处的数据就行了,查看16*512=8192(0x2000)个字节的数据,命令如下:
md.b 80800000 2000
结果如图30.4.5.9所示:
图30.4.5.9读取到的数据(部分截图)
从图30.4.5.9可以看到“D$..baudrate=115200.board_name=EVK.board_rev=14X14.”等字样,这个就是uboot中的环境变量。EMMC核心板uboot环境变量的存储起始地址就是1536*512=786432。
7、mmcwrite命令
要将数据写到MMC设备里面,可以使用命令“mmcwrite”,格式如下:
mmc write addr blk# cnt
addr是要写入MMC中的数据在DRAM中的起始地址,blk是要写入MMC的块起始地址(十六进制),cnt是要写入的块大小,一个块为512字节。我们可以使用命令“mmcwrite”来升级uboot,也就是在uboot中更新uboot。这里要用到nfs或者tftp命令,通过nfs或者tftp命令将新的u-boot.bin下载到开发板的DRAM中,然后再使用命令“mmcwrite”将其写入到MMC设备中。我们就来更新一下SD中的uboot,先查看一下SD卡中的uboot版本号,注意编译时间,输入命令:
mmcdev0 //切换到SD卡
version //查看版本号
结果如图30.4.5.10所示:
图30.4.5.10uboot版本查询
可以看出当前SD卡中的uboot是2019年4月15日12:52:04编译的。我们现在重新编译一下uboot,然后将编译出来的u-boot.imx(u-boot.bin前面加了一些头文件)拷贝到Ubuntu中的tftpboot目录下。最后使用tftp命令将其下载到0x80800000地址处,命令如下:
tftp 80800000 u-boot.imx
下载过程如图30.4.5.11所示:
图30.4.5.11u-boot.imx下载过程
可以看出,u-boot.imx大小为 416768字节,416768/512=814,所以我们要向SD卡中写入814个块,如果有小数的话就要加1个块。使用命令“mmcwrite”从SD卡分区0第2个块(扇区)开始烧写,一共烧写814(0x32E)个块,命令如下:
mmc dev 0 0
mmc write 80800000 2 32E
烧写过程如图30.4.5.12所示:
图30.4.5.12烧写过程
烧写成功,重启开发板(从SD卡启动),重启以后再输入version来查看版本号,结果如图30.4.5.13所示:
图30.4.5.13uboot版本号
从图30.4.5.13可以看出,此时的uboot是2019年4月21号18:05:59编译的,这个时间就是我刚刚编译uboot的时间,说明uboot更新成功。这里我们就学会了如何在uboot中更新uboot了,如果要更新EMMC中的uboot也是一样的。
千万不要写SD卡或者EMMC的前两个块(扇区),里面保存着分区表!
千万不要写SD卡或者EMMC的前两个块(扇区),里面保存着分区表!
千万不要写SD卡或者EMMC的前两个块(扇区),里面保存着分区表!
8、mmcerase命令
如果要擦除MMC设备的指定块就是用命令“mmcerase”,命令格式如下:
mmc erase blk# cnt
blk为要擦除的起始块,cnt是要擦除的数量。没事不要用mmcerase来擦除MMC设备!!!
关于MMC设备相关的命令就讲解到这里,表30.4.5.1中还有一些跟MMC设备操作有关的命令,但是很少用到,这里就不讲解了,感兴趣的可以上网查一下,或者在uboot中查看这些命令的使用方法。
30.4.6 FAT格式文件系统操作命令
有时候需要在uboot中对SD卡或者EMMC中存储的文件进行操作,这时候就要用到文件操作命令,跟文件操作相关的命令有:fatinfo、fatls、fstype、fatload和fatwrite,但是这些文件操作命令只支持FAT格式的文件系统!!
1、fatinfo命令
fatinfo命令用于查询指定MMC设置指定分区的文件系统信息,格式如下:
fatinfo <interface> [<dev[:part]>]
interface表示接口,比如mmc,dev是查询的设备号,part是要查询的分区。比如我们要查询EMMC分区1的文件系统信息,命令如下:
fatinfo mmc 1:1
结果如图30.4.6.1所示:
图30.4.6.1emmc分区1文件系统信息
从上图可以看出,EMMC分区1的文件系统为FAT16格式的。
2、fatls命令
fatls命令用于查询FAT格式设备的目录和文件信息,命令格式如下:
fatls <interface> [<dev[:part]>] [directory]
interface是要查询的接口,比如mmc,dev是要查询的设备号,part是要查询的分区,directory是要查询的目录。比如查询EMMC分区1中的所有的目录和文件,输入命令:
fatls mmc 1:1
结果如图30.4.6.2所示:
图30.4.6.2 EMMC分区1文件查询
从上图可以看出,emmc的分区1中存放着两个文件:zimage和imx6ull-14x14-evk.dtb,这两个文件分别是linux镜像文件和设备树。并且在emmc的分区1中有两个文件,没有目录
3、fstype命令
fstype用于查看MMC设备某个分区的文件系统格式,命令格式如下:
fstype <interface><dev>:<part>
正点原子EMMC核心板上的EMMC默认有3个分区,我们来查看一下这三个分区的文件系统格式,输入命令:
fstypemmc1:0
fstype mmc 1:1
fstype mmc 1:2
结果如图30.4.6.3所示:
图30.4.6.3fstype命令
从上图可以看出,分区0格式未知,因为分区0存放的uboot,并且分区0没有格式化,所以文件系统格式未知。分区1的格式为fat,分区1用于存放linux镜像和设备树。分区2的格式为ext4,用于存放Linux的跟文件系统。
4、fatload命令
fatload命令用于将指定的文件读取到DRAM中,命令格式如下:
fatload <interface> [<dev[:part]> [<addr> [<filename> [bytes [pos]]]]]
interface为接口,比如mmc,dev是设备号,part是分区,addr是保存在DRAM中的起始地址,filename是要读取的文件名字。bytes表示读取多少字节的数据,如果bytes为0或者省略的话表示读取整个文件。pos是要读的文件相对于文件首地址的偏移,如果为0或者省略的话表示从文件首地址开始读取。我们将EMMC分区1中的zImage文件读取到DRAM中的0X80800000地址处,命令如下:
fatload mmc 1:1 80800000 zImage
操作过程如图30.4.6.4所示:
图30.4.6.4读取过程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153ms内读取了6071136个字节的数据,速度为37.8MiB/s,速度是非常快的,因为这是从EMMC里面读取的,而EMMC是8位的,速度肯定会很快的。
5、fatwrite命令
fatwirte命令用于将DRAM中的数据写入到MMC设备中,命令格式如下:
fatwrite <interface><dev[:part]><addr><filename><bytes>
interface为接口,比如mmc,dev是设备号,part是分区,addr是要写入的数据在DRAM中的起始地址,filename是写入的数据文件名字,bytes表示要写入多少自己的数据。我们可以通过fatwrite命令在uboot中更新linux镜像文件和设备树。我们以更新linux镜像文件zImage为例,首先将正点原子I.MX6U-ALPHA开发板提供的zImage镜像文件拷贝到Ubuntu中的tftpboot目录下,zImage镜像文件放到了开发板光盘中,路径为:开发板光盘->8、开发板系统镜像->zImage。拷贝完成以后的tftpboot目录如图30.4.6.5所示:
图30.4.6.5zImage放到tftpboot目录中。
使用命令tftp将zImage下载到DRAM的0X80800000地址处,命令如下:
tftp 80800000 zImage
下载过程如图30.4.6.6所示:
图30.4.6.6zImage下载过程
zImage大小为6039328(0X5C2720)个字节,接下来使用命令fatwrite将其写入到EMMC的分区1中,文件名字为zImage,命令如下:
fatwrite mmc 1:1 80800000 zImage 0x5c2720
结果如图30.4.6.7所示:
图30.4.6.7将zImage烧写到EMMC扇区1中
完成以后使用“fatls”命令查看一下EMMC分区1里面的文件,结果如图30.4.6.8所示:
图30.4.6.8 EMMC分区1里面的文件
30.4.7 EXT格式文件系统操作命令
uboot有ext2和ext4这两种格式的文件系统的操作命令,常用的就四个命令,分别为:ext2load、ext2ls、ext4load、ext4ls和ext4write。这些命令的含义和使用与fatload、fatls和fatwrit一样,只是ext2和ext4都是针对ext文件系统的。比如ext4ls命令,EMMC的分区2就是ext4格式的,使用ext4ls就可以查询EMMC的分区2中的文件和目录,输入命令:
ext4ls mmc 1:2
结果如图30.4.7.1所示:
图30.4.7.1ext4ls命令
关于ext格式文件系统其他命令的操作参考30.4.6小节的即可,这里就不讲解了。
30.4.8 NAND操作命令
uboot是支持NAND Flash的,所以也有NAND Flash的操作命令,前提是使用的NAND版本的核心板,并且编译NAND核心板对应的uboot,然后使用imxdownload软件将u-boot.bin烧写到SD卡中,最后通过SD卡启动。一般情况下NAND版本的核心板已经烧写好了uboot、linux kernel和rootfs这些文件,所以可以将BOOT拨到NAND,然后直接从NAND Flash启动即可。
NAND版核心板启动信息如图30.4.8.1所示:
图30.4.8.1 NAND核心板启动信息
从图30.4.8.1可以看出,当前开发板的NAND容量为512MiB。输入“? nand”即可查看所有有关NAND令,如图30.4.8.2所示:
图30.4.8.2 NAND相关操作命令
可以看出,NAND相关的操作命令少,本节我们讲解一些常用的命令。
1、nand info命令
此命令用户打印NAND Flash信息,输入“nandinfo”,结果如图30.4.8.3所示:
图30.4.8.3 nand信息
图30.4.8.3中给出了NAND的页大小、OOB域大小,擦除大小等信息。可以对照着所使用的NAND Flash数据手册来查看一下这些信息是否正确。
2、nanddevice命令
nanddevice用于切换NAND Flash,如果你的板子支持多片NAND的话就可以使用此命令来设置当前所使用的NAND。这个需要你的CPU有两个NAND控制器,并且两个NAND控制器各接一片NAND Flash。就跟I.MX6U有两个SDIO接口,这两个SDIO接口可以接两个MMC设备一样。不过一般情况下CPU只有一个NAND接口,而且在使用中只接一片NAND。
3、nanderase命令
nanderase命令用于擦除NAND Flash,NAND Flash的特性决定了在向NAND Flash写数据之前一定要先对要写入的区域进行擦除。“nanderase”命令有三种形式:
nand erase[.spread] [clean] off size //从指定地址开始(off)开始,擦除指定大小(size)的区域。
nand erase.part [clean] partition //擦除指定的分区
nand erase.chip [clean] //全篇擦除
NAND的擦除命令一般是配合写命令的,后面讲解NAND写命令的时候在演示如何使用“nand erase”。
4、nandwrite命令
此命令用于向NAND指定地址写入指定的数据,一般和“nanderase”命令配置使用来更新NAND中的uboot、linuxkernel或设备树等文件,命令格式如下:
nand write addr off size
addr是要写入的数据首地址,off是NAND中的目的地址,size是要写入的数据大小。
以更新NAND中的uboot为例,讲解一下如何使用此命令。先编译出来NAND版本的u-boot.imx文件,在烧写之前要先对NAND进行分区,也就是规划好uboot、linuxkernel、设备树和根文件系统的存储区域,I.MX6U-ALPHA开发板的NAND分区如下:
0x000000000000-0x000004000000 : "boot"
0x000004000000-0x000006000000 : "kernel"
0x000006000000-0x000007000000 : "dtb"
0x000007000000-0x000020000000 : "rootfs"
一共有四个分区,第一个分区存放uboot,地址范围为0x0~0x4000000(共64MB);第二个分区存放kernel(也就是linuxkernel),地址范围为0x4000000~0x6000000(共32MB);第三个分区存放dtb(设备树),地址范围为0x6000000~0x7000000(共16MB);剩下的所有存储空间全部作为最后一个分区,存放rootfs(根文件系统)。
uboot是从地址0开始存放的,其实用不了这么大的区域,但是为了好管理才分配了这么大的,将NAND版本的u-boot.imx文件放到Ubuntu中的tftpboot目录中,然后使用tftp命令将其下载到开发板的0X87800000地址处,最终使用“nandwrite”将其烧写到NAND中,命令如下:
tftp 0x87800000 u-boot.imx //下载u-boot.imx到DRAM中
nand erase 0x0 0x100000 //从地址0开始擦除1MB的空间
nand write 0x87800000 0x0 0x100000 //将接收到的u-boot.imx写到NAND中
u-boot.imx很小,一般就是4,5百KB,所以擦除1MB的空间就可以了。写入的时候也是按照1M的数据写入的,所以肯定会写入一些无效的数据。你也可以将写入的大小改为u-boot.imx这个文件的大小,这样写入的数据量就是u-boot.imx的实际大小了。
同理我们也可以更新NAND中的linuxkernel和设备树(dtb)文件,命令如下:
tftp 0x87800000 zImage //下载zImage到DRAM中
nand erase 0x4000000 0xA00000 //从地址0x4000000开始擦除10MB的空间
nand write 0x87800000 0x4000000 0xA00000 //将接收到的zImage写到NAND中
这里我们擦出了10MB的空间,因为一般zImage就是6,7MB左右,10MB肯定够了,如果不够的话就将在多擦除一点就行了。
最后烧写设备树(dtb)文件文件,命令如下:
tftp 0x87800000 imx6ull-alientek-nand.dtb //下载dtb到DRAM中
nand erase 0x6000000 0x100000 //从地址0x6000000开始擦除1MB的空间
nand write 0x87800000 0x6000000 0x100000 //将接收到的dtb写到NAND中
dtb文件一般只有几十KB,所以擦除1M是绰绰有余的了。
根文件系统(rootfs)就不要在uboot中更新了,还是使用NXP提供的MFGTool工具来烧写,因为根文件系统太大!很有可能超过开发板DRAM的大小,这样连下载都没法下载,更别说更新了。
4、nand read命令
此命令用于从NAND中的指定地址读取指定大小的数据到DRAM中,命令格式如下:
nand read addr off size
addr是目的地址,off是要读取的NAND中的数据源地址,size是要读取的数据大小。比如我们读取设备树(dtb)文件到0x83000000地址处,命令如下:
nand read 0x83000000 0x6000000 0x19000
过程如图30.4.8.4所示:
图30.4.8.4 nandread读取过程
设备树文件读取到DRAM中以后就可以使用fdt命令来对设备树进行操作了,首先设置fdt的地址,fdt地址就是DRAM中设备树的首地址,命令如下:
fdtaddr 83000000
设置好以后可以使用“fdtheader”来查看设备树的头信息,输入命令:
fdtheader
结果如图30.4.8.5所示:
图30.4.8.5 设备树头信息
输入命令“fdtprint”就可以查看设备树文件的内容,输入命令:
fdtprint
结果如图30.4.8.6所示:
图30.4.8.6 设备树文件
图30.4.8.6中的文件就是我们写到NAND中的设备树文件,至于设备树文件的详细内容我们后面会有专门的章节来讲解,这里大家知道这个文件就行了。
NAND常用的操作命令就是擦除、读和写,至于其他的命令大家可以自行研究一下,一定不要尝试全片擦除NAND的指令!!否则NAND就被全部擦除掉了,什么都没有了,又得重头烧整个系统。
30.4.9 BOOT操作命令
uboot的本质工作是引导Linux,所以uboot肯定有相关的boot(引导)命令来启动Linux。常用的跟boot有关的命令有:bootz、bootm和boot。
1、bootz命令
要启动Linux,需要先将Linux镜像文件拷贝到DRAM中,如果使用到设备树的话也需要将设备树拷贝到DRAM中。可以从EMMC或者NAND等存储设备中将Linux镜像和设备树文件拷贝到DRAM,也可以通过nfs或者tftp将Linux镜像文件和设备树文件下载到DRAM中。不管用那种方法,只要能将Linux镜像和设备树文件存到DRAM中就行,然后使用bootz命令来启动,bootz命令用于自动zImage镜像文件,bootz命令格式如下:
bootz [addr [initrd[:size]] [fdt]]
命令bootz有三个参数,addr是Linux镜像文件在DRAM中的位置,initrd是initrd文件在DRAM中的地址,如果不使用initrd的话使用‘-’代替即可,fdt就是设备树文件在DRAM中的地址。现在我们使用网络和EMMC两种方法来启动Linux系统,首先将I.MX6U-ALPHA开发板的Linux镜像和设备树发送到Ubuntu主机中的tftpboot文件夹下。Linux镜像文件前面已经放到了tftpboot文件夹中,现在把设备树文件放到tftpboot文件夹里面。以EMMC核心板为例,将开发板光盘->8、开发板系统镜像->imx6ull-alientek-emmc.dtb文件发送到Ubuntu主机中的tftpboot文件夹里面,完成以后的tftpboot文件夹如图30.4.9.1所示:
图30.4.9.1tftpboot文件夹
下载Linux镜像文件和设备树都准备好了,我们先学习如何通过网络启动Linux,使用tftp命令将zImage下载到DRAM的0X80800000地址处,然后将设备树imx6ull-alientek-emmc.dtb下载到DRAM中的0X83000000地址处,最后之后命令bootz启动,命令如下:
tftp 80800000 zImage
tftp 83000000 imx6ull-alientek-emmc.dtb
bootz 80800000 – 83000000
命令运行结果如图30.4.9.2所示:
图30.4.9.2通过网络启动Linux
上图就是我们通过tftp和bootz命令来从网络启动Linux系统,如果我们要从EMMC中启动Linux系统的话只需要使用命令fatload将zImage和imx6ull-alientek-emmc.dtb从EMMC的分区1中拷贝到DRAM中,然后使用命令bootz启动即可。先使用命令fatls查看要下EMMC的分区1中有没有Linux镜像文件和设备树文件,如果没有的话参考30.4.6小节中讲解的fatwrite命令将tftpboot中的zImage和imx6ull-alientek-emmc.dtb文件烧写到EMMC的分区1中。然后使用命令fatload将zImage和imx6ull-alientek-emmc.dtb文件拷贝到DRAM中,地址分别为0X80800000和0X83000000,最后使用bootz启动,命令如下:
fatload mmc 1:1 80800000 zImage
fatload mmc 1:1 83000000 imx6ull-alientek-emmc.dtb
bootz 80800000 - 83000000
命令运行结果如图30.4.9.3所示:
图30.4.6.3从EMMC中启动Linux
2、bootm命令
bootm和bootz功能类似,但是bootm用于启动uImage镜像文件。如果不使用设备树的话启动Linux内核的命令如下:
bootmaddr
addr是uImage镜像在DRAM中的首地址。
如果要使用设备树,那么bootm命令和bootz一样,命令格式如下:
bootm [addr [initrd[:size]] [fdt]]
其中addr是uImage在DRAM中的首地址,initrd是initrd的地址,fdt是设备树(.dtb)文件在DRAM中的首地址,如果initrd为空的话,同样是用“-”来替代。
3、boot命令
boot命令也是用来启动Linux系统的,只是boot会读取环境变量bootcmd来启动Linux系统,bootcmd是一个很重要的环境变量!其名字分为“boot”和“cmd”,也就是“引导”和“命令”,说明这个环境变量保存着引导命令,其实就是启动的命令集合,具体的引导命令内容是可以修改的。比如我们要想使用tftp命令从网络启动Linux那么就可以设置bootcmd为“tftp 80800000 zImage; tftp 83000000 imx6ull-alientek-emmc.dtb; bootz 80800000 - 83000000”,然后使用saveenv将bootcmd保存起来。然后直接输入boot命令即可从网络启动Linux系统,命令如下:
setenv bootcmd 'tftp 80800000 zImage; tftp 83000000 imx6ull-alientek-emmc.dtb; bootz 80800000 - 83000000'
saveenv
boot
运行结果如图30.4.6.4所示:
图30.4.6.4设置bootcmd从网络启动Linux
前面说过uboot倒计时结束以后就会启动Linux系统,其实就是执行的bootcmd中的启动命令。只要不修改bootcmd中的内容,以后每次开机uboot倒计时结束以后都会使用tftp命令从网络下载zImage和imx6ull-alientek-emmc.dtb,然后启动Linux。
如果想从EMMC启动那就设置bootcmd为“fatload mmc 1:1 80800000 zImage; fatload mmc 1:1 83000000 imx6ull-alientek_emmc.dtb; bootz 80800000 - 83000000”,然后使用boot命令启动即可,命令如下:
setenv bootcmd 'fatload mmc 1:1 80800000 zImage; fatload mmc 1:1 83000000 imx6ull-alientek_emmc.dtb; bootz 80800000 - 83000000'
savenev
boot
运行结果如图30.4.6.5所示:
图30.4.6.5设置bootcmd从EMMC启动Linux
如果不修改bootcmd的话,每次开机uboot倒计时结束以后都会自动从EMMC里面读取zImage和imx6ull-alientek-emmc.dtb,然后启动Linux。
30.4.10其他常用命令
uboot中还有其他一些常用的命令,比如reset、go、run和mtest等。
1、reset命令
reset命令顾名思义就是复位的,输入“reset”即可复位重启,如图30.4.10.1所示:
图30.4.10.1reset命令运行结果
2、go命令
go命令用于跳到指定的地址处执行应用,命令格式如下:
go addr [arg ...]
addr是应用在DRAM中的首地址,我们可以编译一下裸机例程的实验13_printf,然后将编译出来的printf.bin拷贝到Ubuntu中的tftpboot文件夹里面,注意,这里要拷贝printf.bin文件,不需要在前面添加IVT信息,因为uboot已经初始化好了DDR了。使用tftp命令将printf.bin下载到开发板DRAM的0X87800000地址处,因为裸机例程的链接首地址就是0X87800000,最后使用go命令启动printf.bin这个应用,命令如下:
tftp 87800000 printf.bin
go 87800000
结果如图30.4.10.2所示:
图30.4.10.2go命令运行裸机例程
从图30.4.10.2可以看出,通过go命令我们就可以在uboot中运行裸机例程。
3、run命令
run命令用于运行环境变量中定义的命令,比如可以通过“runbootcmd”来运行bootcmd中的启动命令,但是run命令最大的作用在于运行我们自定义的环境变量。在后面调试Linux系统的时候常常要在网络启动和EMMC/NAND启动之间来回切换,而bootcmd只能保存一种启动方式,如果要换另外一种启动方式的话就得重写bootcmd,会很麻烦。这里我们就可以通过自定义环境变量来实现不同的启动方式,比如定义环境变量mybootemmc表示从emmc启动,定义mybootnet表示从网络启动,定义mybootnand表示从NAND启动。如果要切换启动方式的话只需要运行“runmybootxxx(xxx为emmc、net或nand)”即可。
说干就干,创建环境变量mybootemmc、mybootnet和mybootnand,命令如下:
setenv mybootemmc 'fatload mmc 1:1 80800000 zImage; fatload mmc 1:1 83000000 imx6ull-alientek-emmc.dtb;bootz 80800000 - 83000000'
setenv mybootnand 'nand read 80800000 4000000 800000;nand read 83000000 6000000 100000;bootz 80800000 - 83000000'
setenv mybootnet 'tftp 80800000 zImage; tftp 83000000 imx6ull-alientek-emmc.dtb; bootz 80800000 - 83000000'
saveenv
创建环境变量成功以后就可以使用run命令来运行mybootemmc、mybootnet或mybootnand来实现不同的启动:
runmybootemmc
或
run mytoobnand
或
run mybootnet
4、mtest命令
mtest命令是一个简单的内存读写测试命令,可以用来测试自己开发板上的DDR,命令格式如下:
mtest [start [end [pattern [iterations]]]]
start是要测试的DRAM开始地址,end是结束地址,比如我们测试0X80000000~0X80001000这段内存,输入“mtest8000000080001000”,结果如图30.4.10.3所示:
图30.4.10.3mtest命令运行结果
从图30.4.10.3可以看出,测试范围为0X80000000~0X80001000,已经测试了486次,如果要结束测试就按下键盘上的“Ctrl+C”键。
至此,uboot常用的命令就讲解完了,如果要使用uboot的其他命令,可以查看uboot中的帮助信息,或者上网查询一下相应的资料。
汽车整车OTA升级篇之 uboot介绍
前面提到FOTA,需要升级的时候如果涉及到uboot部分,这部分会要求非常高,毕竟我是硬件出身,就在这里班门弄斧简单通过有趣的内容给大家介绍一下uboot,为什么需要uboot。
先进行一下科普吧,大家都在家炒过菜吧,其实你发现做一顿晚餐的过程就特别像安卓系统的工作原理。
1、首先要有基本的炒菜的环境,厨房要有电、天然气要通气,有锅和铲子等工具,这些类似底层硬件的电源管理,需要有这些基本的电气条件满足。
2、其次要有炒菜的基本佐料,包括盐、酱油、白醋、陈醋,糖、味精、鸡精,生抽、老抽、香油,芝麻油,葱,姜,蒜,孑然,耗油、白胡椒、黑胡椒,番茄酱,花椒,辣椒,辣椒油。
无论你炒什么菜,都首先把这些佐料准备好,可能炒爆炒肥肠和番茄炒蛋所需要的佐料有很多不同的,但是盐和油肯定是都需要的,只是其他佐料有区别,这个不影响提前把这些炒菜的佐料进行准备好,尽可能的把这些佐料都准备齐全。
这里就相当于Linux内核层,进行USB接口、蓝牙、wifi、摄像头、音视频、显示屏等基本服务,可能不同的APP应用所需要调用的这些服务不同,比如一款聊天软件可能需要使用到WIFI、摄像头、显示等等,不需要使用USB接口,但是不影响另外APP会可能调用到USB、存储等等。
3、不知道你们炒菜是否需要菜谱,至少机哥我炒菜需要使用到菜谱的,需要百度一下某个菜需要什么佐料,什么样的配比材料,没错机哥这期内容修改为美食栏目去了,下面是网上水煮肉片的菜谱。
其实这里使用到的菜谱就可以理解为安卓系统里面的硬件抽象层,这里简单理解为,就是你如果知道这个菜谱中佐料的比例,在你自己家里炒菜和在朋友家里炒菜,这个炒出来的味道基本上也就味道相同,就可以理解为为什么这个在安卓系统中硬件抽象层可以在不同的平台进行移植,也就是掌握了菜谱的精髓,功夫我有,天下我走。
4、最后就是炒菜的动作了,其实熟练的厨师是可以至少掌握好几个菜同时操作,这个不仅考验厨师的速度,也考验厨师的精准度,对于火候的掌控要精准,对于佐料使用要合理分配。
其实这里炒不同的菜就类似于使用不同的APP的应用,这里如果有一个菜炒胡了,不能影响到另外一个菜的正常发挥,类似于多线程中的某个APP挂掉了,但是不能影响到其他APP的正常使用。
这里也会出现占用资源的情况,比如同时用两个锅炒菜,左边那个锅在炒爆炒肥肠,直接把所有的盐都一不小心全部倒完了,此时右边锅里面的菜也就报废掉了,没有盐的菜不能称之为一道菜。这个是不是类似于某个APP调用内存泄露,把全部的内存占用没有释放,导致机器只能重启。
安卓系统启动简单介绍
1、安卓系统平台架构
可以看出整个架构由5部分构成,从下到上分别为:
1. Linux内核层
Android 的核心系统服务基于Linux 内核,在此基础上添加了部分Android专用的驱动。系统的安全性、内存管理、进程管理、网络协议栈和驱动模型等都依赖于该内核。
2. 硬件抽象层(HAL)
硬件抽象层是位于操作系统内核与硬件电路之间的接口层,其目的在于将硬件抽象化,为了保护硬件厂商的知识产权,它隐藏了特定平台的硬件接口细节,为操作系统提供虚拟硬件平台,使其具有硬件无关性,可在多种平台上进行移植。HAL 由多个库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都为特定类型的硬件组件实现了一个接口,例如相机或蓝牙模块。当框架 API 调用设备硬件时,Android 系统为该硬件组件加载库模块。
3. 系统运行库层(Native)
系统运行库层分为两部分,分别是C/C++程序库和Android运行时库。C/C++程序库被Android中不同的部分使用 runtime库主要是Java核心库(提供了Java语言核心功能因此开发者可以使用Java编写应用)和ART(Android 5.0 之前是Dalvik)该虚拟机不同于JVM是专门用于移动设备的虚拟机 允许在有限的内存内运行多个虚拟机实例 并且每个应用都是独立的linux进程这样可以防止虚拟机崩溃时不会导致所有的进程被关闭。
4. 应用框架层(Java Framework)
应用框架层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可以开发应用程序所需要的API,我们平常开发应用程序都是调用的这一层所提供的API,当然也包括系统的应用。这一层的是由Java代码编写的,可以称为Java Framework
5、应用层
系统内置的应用程序以及非系统级的应用程序都是属于应用层。负责与用户进行直接交互,通常都是用Java进行开发的
2、安卓系统启动介绍
上图是车载中控导航的系统启动的简单介绍
1. POWER 部分
目前的导航系统基本上都是CPU+MCU的架构,MCU进行电源部分的管理,CAN通讯的处理、收音部分的处理,所以这里的开电源的时候,一定是MCU完成整个中控导航系统的电源初始化。
MCU内部的电源管理器(regulator)将系统置于POR复位状态,直到VDD电压上升到超过POR复位门限电平,然后低电压检测模块会接管系统复位,直到VDD电压上升超过其LVR复位门限电平。在完成POR和LVR复位后,MCU系统的电源系统已经能够为内部时钟(FIRC、SIRC和LPO等)和存储器(NVM)模块以及CPU内核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了。
这里的加载时间一般是500ms,这里考验的时间其实更多的是MCU的启动时间,一些整车的网络管理也要求ECU在低功耗模式唤醒后,能够尽快响应CAN/LIN总线报文,也要求MCU的启动时间要足够快。
一些功能安全要求较高的汽车ECU应用,比如电子助力转向(EPS)、电子档位控制(gear control)等,对于ECU的启动时间(startup/boot time)有严格的要求, 希望ECU使用的MCU能够尽快完成系统启动初始化,执行功能程序。
2. uboot 部分
这里的uboot主要进行CPU状态检查、DDR/emmc/usb等初始化,同时也有电源管理、USB升级检测等等,这里耗时基本上1S左右。
3.kernel部分
linux内核的启动,包括硬件初始化,驱动模块加载,包括USB、video、camera、touch等初始化,init进程,这里耗时1.5S左右。
4. Android初始化
init进程启动程序,zygote加载进程,系统启动服务。这里其实就是我们常见的开机动画就在这个初始化的时候完成的,这包含窗口管理服务,蓝牙服务、GPS服务,这里的GPS默认设置为打开状态,即服务初始化完成后就可以马上启动GSP定位开始,所以GPS的冷启动定位时间不是进入主界面开始算的时间,而且在动画界面初始化完成后就可以算时间了,这样可以让用户感觉体验更快就能GPS定位了。
5.主界面
系统启动,以下应用启动工作:收音、音视频播放、导航、语音、倒车、DVR、360全景、蓝牙等其他应用,这里的时间为2S左右。
一般的安卓系统启动时间为18S左右,应用启动2S,总计20S就可以正常操作APP应用了,这就是为什么安卓车机开机时间都会很久的,不太适合用于仪表,因为仪表要求开机5S左右就能正常显示工作。
从这个耗时来看,Android初始化的时间15S最长,所以要优化整个系统的启动时间的话,可以优先考虑这部分的优化时间。
吃瓜群众:机哥,你说的这些我都不懂,我们还是说回炒菜吧。
机哥:好的,那我们再来看看uboot在整个炒菜中,它是起到什么作用,初始化uboot,如果是炒菜,就是准备了哪些东西。
其实这里的uboot主要进行CPU状态检查、DDR/emmc/usb等初始化,同时也有电源管理、USB升级检测等等,想想炒菜之前是不是要检查锅是否干净,是否需要重新洗一遍,然后佐料这些是否足够,炒菜的燃气是否够大,有一个初步的火量大小的控制,等后面放好佐料后根据实际运气的情况再调节燃气大小的控制,就类似于前面初始化DDR和FLASH的运行速率,后面实际还可以调整这部分的运行速率。
Uboot 的简单介绍
1、为什么需要uboot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件非常多,不同的计算机系统组成部件也不同。但是所有的计算机系统运行时需要的主要核心部件都是3个东西:CPU+外部存储器(Flash/硬盘+内部存储器(DDR SDRAM/SDRAM/SRAM)。
而一般的PC机启动过程为:PC上电后先执行BIOS程序(实际上PC的BIOS就是NorFlash),BIOS程序负责初始化DDR内存,负责初始化硬盘,然后从硬盘上将OS镜像读取到DDR中,然后跳转到DDR中去执行OS直到启动(OS启动后BIOS就无用了)。
总结:嵌入式系统和PC机的启动过程几乎没有两样,只是BIOS成了uboot,硬盘成了Flash。
从第一章节中我们简单介绍了Android系统的启动流程,Android系统的启动流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电源键按下后加载引导程序Bootloader到RAM 然后Bootloader把OS拉起
2、Linux 内核层面的启动
3、Android系统层面的启动
这里的uboot就是刚开始被放到flash中,板子上电后,会自动把其中的一部分代码拷到内存中执行,这部分代码负责把剩余的uboot代码拷到内存中,然后uboot代码再把kernel部分代码也拷到内存中,并且启动,内核启动后,挂着根文件系统,执行应用程序。
2、uboot有什么特点
uboot 属于bootloader的一种,是用来引导启动内核的,它的最终目的就是,从flash中读出内核,放到内存中,启动内核。
1.自身可开机直接启动
1)一般的SoC都支持多种启动方式,譬如SD卡启动、NorFlash启动、NandFlash启动等•••••uboot要能够开机启动,必须根据具体的SoC的启动设计来设计uboot。
上图是安霸A12的boot支持的启动方式,有NOR FLASH,NAND FLASH,USB、EMMC等多种存储设备,但是要注意,这里启动的地址默认都是从第一个零地址开始,比如NAND FLASH就是BLOCK 0启动,如果这个block损坏那么就无法启动,如果要跳转到block 1,那么就需要CPU芯片内部支持存储代码进行判断,否则只能从默认block 0启动。
2)uboot必须进行和硬件相对应的代码级别的更改和移植,才能够保证可以从相应的启动介质启动。uboot中第一阶段的start.S文件中具体处理了这一块。
2.能够引导操作系统内核启动并给内核传参
1)uboot的终极目标就是启动内核。
2)linux内核在设计的时候,设计为可以被传参。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uboot中事先给linux内核准备一些启动参数放在内存中特定位置然后传给内核,内核启动后会到这个特定位置去取uboot传给他的参数,然后在内核中解析这些参数,这些参数将被用来指导linux内核的启动过程。
3.能提供系统部署功能
1)uboot必须能够被人借助而完成整个系统(包括uboot、kernel、rootfs等的镜像)在Flash上的烧录下载工作。
2)裸机教程中刷机(ARM裸机第三部分)就是利用uboot中的fastboot功能将各种镜像烧录到iNand中,然后从iNand启动。
4. 能进行soc级和板级硬件管理
1)uboot中实现了一部分硬件的控制能力(uboot中初始化了一部分硬件),因为uboot为了完成一些任务必须让这些硬件工作。譬如uboot要实现刷机必须能驱动iNand,譬如uboot要在刷机时LCD上显示进度条就必须能驱动LCD,譬如uboot能够通过串口提供操作界面就必须驱动串口。譬如uboot要实现网络功能就必须驱动网卡芯片。
2)SoC级(譬如串口)就是SoC内部外设,板级就是SoC外面开发板上面的硬件(譬如网卡、iNand)
5. uboot的"生命周期"
1)uboot的生命周期就是指:uboot什么时候开始运行,什么时候结束运行。
2)uboot本质上是一个裸机程序(不是操作系统),一旦uboot开始SoC就会单纯运行uboot(意思就是uboot运行的时候别的程序是不可能同时运行的),一旦uboot结束运行则无法再回到uboot(所以uboot启动了内核后uboot自己本身就死了,要想再次看到uboot界面只能重启系统。重启并不是复活了刚才的uboot,重启只是uboot的另一生)
3)uboot的入口和出口。uboot的入口就是开机自动启动,uboot的唯一出口就是启动内核。uboot还可以执行很多别的任务(譬如烧录系统),但是其他任务执行完后都可以回到uboot的命令行继续执行uboot命令,而启动内核命令一旦执行就回不来了。
总结:uboot的一切都是为了启动内核。
1)uboot主要作用是用来启动操作系统内核。体现在uboot最后一句代码就是启动内核。
2)uboot还要负责部署整个计算机系统。体现在uboot最后的传参。
3)uboot中还有操作Flash等板子上硬件的驱动。例如串口要打印,ping网络成功,擦除、烧写flash是否成功等。
4)uboot还得提供一个命令行界面供人来操作。很简单,至少你能看到。
3、Uboot完成后进入的模式有哪些。
安卓开机后,硬件系统上电,首先是完成一系列的初始化过程,如 CPU、串口、中断、timer、DDR 等硬件设备,然后接着加载 bootloader,为后面内核的加载作好准备。在一些系统启动必要的初始完成之后,系统会通过检测三个条件来判断要进入何种工作模式,流程如图。
这里重点说说Recovery模式,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工程模式,手机进入Recovery模式可以进行重启手机、清空SD卡数据、恢复出厂设置、刷机、备份与恢复数据等诸多功能。
以前买到小米手机,手机无法正常开机进入不了系统了,此时就从百度上搜索怎么强制恢复出厂设置,方法是先关闭小米手机,然后同时按住“小米3音量+键”和“电源键”,大约3s左右,即可进入小米3Recovery模式了。
怎么加快uboot的启动时间
1、使用通讯速率快的存储,接口需要不占用
一些功能安全要求较高的汽车ECU应用,比如电子助力转向(EPS)、电子档位控制(gear control)等,对于ECU的启动时间(startup/boot time)有严格的要求, 希望ECU使用的MCU能够尽快完成系统启动初始化,执行功能程序。此外,一些整车的网络管理也要求ECU在低功耗模式唤醒后,能够尽快响应CAN/LIN总线报文,也要求MCU的启动时间要足够快。
在有双核的CPU的时候,可以在不同的内核执行不同的程序,这样可以缩短启动时间。
液晶仪表的开机速度要求比较快,一般要求在6S之内要进行开机进行工作,这样就可以更快的让用户处理相关的车身检测和报警功能。
其实这里比较简单粗暴的方便就是使用通信速度更快的存储,下图就是东芝产品介绍boot time的在使用普通NOR flash,EMMC、UFS的存储设备,可以看到UFS接口的EMMC在64MB的数据下,也就115ms可以运行完成,而SPI NOR FLASH需要1185ms,基本上差了10倍时间的差距。
这里唯一的不同就是存储设备的通讯速率不同,UFS的通讯速率可以达到850MB/S,而NOR FLASH最快也就是54MB/S。
在仪表赛普拉斯推荐的平台上,使用hyperflash,可以让开机时间在2S之内。
赛普拉斯主推的hyperflash,独占带宽无抢占的情况下,目标带宽为200MB/s,1280x480的标清屏的开机速度可以达到0.7S。目前创维汽车智能在使用这个平台供货仪表,做的非常棒。
2、优化一些时钟、ECC校验等方法加快启动速度(参考 浅谈嵌入式MCU软件开发之S32K1xx系列MCU的启动过程和启动时间优化方法详细 )
下图是S32KXX系列的MCU的启动流程图,首先是关闭CPU到的全局中断,把CPU的内核寄存器清零,初始化SRAM的ECC,然后进行系统的初始化等等。
比如在MCU的硬件加密模块CSEc的安全启动(Secure boot)功能,建议使用串行(Sequential) Secure boot而不是并行(Parallel) Secure boot, 因为后者工作时CSEc和CPU内核都会访问P-Flash,从而导致CPU内核从P-Flash取指令的速度变慢,从而拉长Startup运行时间,而且Secure boot运行完之前不允许修改系统时钟配置(尤其是Flash的工作时钟FLASH_CLK):
Freescale S12G系列汽车MCU的外部晶振时钟起振时间如下,作为参考,也是频率越高,启动越快(start-up时间越短)
BOOT升级的模式
正常情况下,下载了升级固件,肯定是要把新固件替换到老固件,这个时候就涉及到两种模式。
其实这个最容易理解了,机哥给你说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就好理解了,你手里拿着一个冰淇淋,现在老板告诉你有新款的冰淇淋来了,可以免费领取一个,你会怎么做呢?
有的人是把手里的冰淇淋扔掉,直接去领取新的冰淇淋,这样的做法是不占用手的资料,反正都只占用一个手,缺点就是可能去排队的时候,老板新的冰淇淋都领取完了,这个时候你就一个冰淇淋都没有了。
有的人的做法是先排队,确认领用到新的冰淇淋后再把老的冰淇淋扔掉,此时在领用的过程中会耗费掉两个手的资源,不过这样最保险,哪怕没有领用到最新的冰淇淋,老的冰淇淋还可以继续吃。
同样的道理,新固件替换老固件覆盖的两种方式:双区模式和单区模式。
双区模式:
双区模式中老固件和新固件在flash中各占一块bank(存储区)。假设老固件放在bank0(运行区)中,新固件放在bank1(下载区)中,升级的时候,应用程序先把新固件下载到bank1中,只有当新固件下载完成并校验成功后,系统才会跳入BootLoader程序,然后擦除老固件所在的bank0区,并把bank1的新固件拷贝到bank0中。后台式下载必须采用双区模式进行升级。
优点:升级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者新固件有问题,它还可以选择之前的老固件老系统继续执行而不受其影响。
缺点:多占用flash空间的一个存储区,在系统资源比较紧张的时候较为困难。
单区模式:
单区模式的非后台式下载只有一个bank0(运行区),老固件和新固件共享这一个bank0。升级的时候,进入bootloader程序后先擦除老固件,然后直接把新固件下载到同一个bank中,下载完成后校验新固件的有效性,新固件有效升级完成,否则要求重来。
优点:跟双区模式相比,单区模式节省了Flash空间的一个bank,在系统资源比较紧张的时候,单区模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缺点:如果升级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者新固件有问题,单区模式碰到这种情况就只能一直待在bootloader中,然后等待再次升级尝试,此时设备的正常功能已无法使用,从用户使用这个角度来说,可以说此时设备已经“变砖”了。
相比较,双区模式虽然牺牲了很多存储空间,但是换来了更好的升级体验。
相关问答
uboot 是怎样从 nand 加载linux?一般是开发过程中是先把uboot载到nor中,然后通过nor中的uboot再把uboot跟linux内核,根文件系统下到nandflash,它的最终位置应该是在nandflash。至于nor跟nan...
如何让U-boot实现 Nand /Nor双启动?非常简单,mini2440从Nor启动后,CPU运行在0x00000000地址,这片地址实际对应NorFlash,因为NorFlash是一个Ramlike器件,所以读取数据方法更内存一样,在Ub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