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光推出232层3D NAND Flash
来源:内容由半导体行业观察(ID:icbank)综合自网络,谢谢。
近日,存储芯片大厂美光(Micron)推出业界首个232 层堆叠3D NAND Flash 快闪记忆体,计划用于各种产品包括固态硬盘,2022 年底左右开始量产。美光推行芯片远期定价协议,10名客户已签约
美光科技12日宣布为旗下芯片推行名为“远期定价协议”的新机制,希望能解决让半导体产业多年来苦恼的价格波动问题,目前已有 10 名大客户签约,协议为期至少三年,估计一年可带来超过 5 亿美元收入。美光商务长 Sumit Sadana 在旧金山举办的投资者日上宣布此消息,但强调现阶段仍是“试验”性质,并且拒绝透露可能有多少现有的长期合约客户转移到新机制。Sadana 说,长约客户以采购量而非价格为基准,但远期价格协议把规模和价格都考虑进去了。针对合约是否可能强制执行的问题,他坦言,议约两方总是对价格有不同看法。他并表示,美光不打算用降低毛利率的方式推动远期定价协议。“过程中难免有起伏,但最终带来的好处,将超越达成此协议所面临的风险。”针对营运展望,美光预估长期营收将交出偏高的个位数增幅。DRAM 和 NAND 存储器芯片在未来几年都将有强劲的成长,主要由汽车、数据中心、工业终端市场日益增加的需求带动,这将降低美光对个人计算机 (PC) 和智能手机业务的依赖。美光执行长 Sanjay Mehrotra 表示,接下来到2025 年之间,DRAM 业务的年成长率预估介于 14% 至19%,NAND 的年成长率更将超过 20%。Mehrotra 预估,整体存储器产业的规模将能在 2030 年之前达到 3300 亿美元,较 2021 年的1610 亿美元成长逾一倍。存储器芯片占芯片业比重,已经从本世纪初的 10% 上升到 30%。*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3040内容,欢迎关注。
晶圆|集成电路|设备|汽车芯片|存储|台积电|AI|封装
3D闪存只讲堆叠层数不谈制程工艺的背后
在我们打开一个固态硬盘的产品信息页面时,总是能看到"采用3D NAND闪存"这样的介绍。大家是否想过,为什么3D结构会取代制程微缩成为闪存的发展方向?
15nm制程成为2D与3D闪存的分水岭,在15nm之后闪存不再像CPU那样继续向更先进的10nm、7nm制程迈进。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更先进的半导体制程与NAND闪存无缘?现在的3D闪存到底又是什么制程节点制造的?
TLC转折点
各种闪存新技术的出现,本质上都是为了降低每GB容量的成本。NAND闪存相比内存有一个优势,它在一个单元里可以存储多个比特(bit)的数据。这是制程微缩之外的另一种扩容量、降成本手段。当发展到TLC(3bit/cell)后,遇上麻烦了。
闪存单元的FG浮栅结构就像一个可以存储电子的桶,其中容纳的电子数量会影响到闪存单元的读取阈值电压Vth。在TLC中为了表达3比特数据已经需要用到8种不同的阈值电压,如果发展到QLC的4bit/cell结构,更需要区分出16种阈值电压,这就像蝇头小楷一样难以看清。
电子危机
制程微缩的过程进一步加剧了闪存危机,新制程的FG浮栅结构中能容纳的电子总数不断下降,发展到一个非常危险的水平。下图中的红线是过去BCH纠错技术下的可用界限,除非改变闪存结构,否则制程微缩将难以为继:制造出的闪存单元会因为能够容纳的电子数量太少而极其容易出错。
3D闪存架构提出
3D闪存就是攻城狮们找到的新结构出路。早在2007年,东芝就首次提出BiCS三维闪存结构,成功地解决了当代的发展难题。目前市场上在售的固态硬盘几乎全部使用了3D闪存。
3D闪存并不是简单地把闪存单元从平面堆叠成立体状态,而是涉及了基础的结构变化。下图为东芝BiCS三维闪存与传统平面闪存的结构对比。
最终结果使得闪存单元之间的间隙变大、读写干扰得到降低。同时,Charge Trap取代了传统的Floating Gate结构,有力地提升了闪存单元"抓住"电子的能力,降低了漏电速度。
3D闪存的制程信息
很多地方说3D闪存之所以更耐用,是因为使用了更老的制造工艺。这一点其实只适用于初代的3D NAND,40nm的制程使得初代的3D闪存非常昂贵,没有达到扩容量、降成本的初衷。
尽管闪存原厂都不再透露3D闪存的具体制程信息,TechInsights的分析报告还是给出了我们想要的答案:目前的64层堆叠、96层堆叠技术使用的都是19/20 nm制造工艺。
3D闪存的未来
现在3D闪存已经在固态硬盘当中大为普及,未来还会有4D闪存吗?其实4D概念去年就有闪存厂商提出,不过"4D"只是将闪存中的外围电路拿出来,置于存储单元阵列的下方,属于3D工艺的一个小改进。
目前的主流3D闪存拥有64层堆叠层数,东芝在去年率先宣布96层3D TLC。在即将到来的下个节点是96层堆叠与QLC的结合,东芝的96层BiCS4已实现1.33Tb/die的存储密度,如果以8die封装来计算,每个闪存颗粒就可以提供高达1.33TB的海量存储空间,手机和固态硬盘的容量即将迎来又一次爆发式增长。
相关问答
如何看待紫光DDR4内存开始量产?我不想骗网友们的赞,我就实话实说了。从2017年底到2018年初,网络上一直有些媒体,尤其(不懂行)的科技自媒体连二连三地发布了些消息,大意是:紫光集团已经...有业...
芯片的研发尺寸到一纳米之后怎么办,是不是要另寻出路?1nm工艺制程并不是芯片的极限今年3月份台积电与台湾国立交通大学的研究团队因为成功开发出了大面积晶圆尺寸的单层氮化硼(BN)而登上了《自然》杂志,厚度仅0.7...
哪里有,固态电池概念股?,固态电池能用多久??[回答]质,而是固液结合,同时以超高镍的...也就是说,它并没有采用全固态电解质,而是固液结合,同时以超高镍的正极材料来提升的能量密度和续航,并非真正意...
华为近几代旗舰的国产屏幕和屏幕发声技术是为了节约成本么?最近随着华为以及荣耀众多手机的发布,很多人都在吐槽华为使用国产屏,没有使用三星的屏幕。华为使用国产屏幕和屏幕发声技术,难道是真的为了偷工减料吗?首先...
德国的半导体工业实力如何?没有比较,就没有评判的标准,要看德国的半导体工业实力,就一起看看全球顶尖的国家的半导体实力。先来看看荷兰、法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地的半导体行业发展情...
华为会不会授权让紫光生产麒麟芯片?中兴、华为被美国制裁,中芯国际购买ASML的EUV光刻机受阻,种种迹象表明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半导体和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才有可能完成“鲤鱼跃龙门”的巨变。芯...
如何评价英特尔公司?英特尔在半导体工艺上巅峰要属2013年推出22nmFinFET工艺了,是第一家使用FinFET晶体管的公司,当年英特尔自豪地宣传他们的工艺领先对手三年半,在22nm节点上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