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64层NAND量产,打破外商垄断关键一战
【文/科工力量专栏作者 铁君】
日前,长江存储正式对外宣布,其基于Xtacking®架构的64层256 Gb TLC 3D NAND闪存正式量产,以满足固态硬盘、嵌入式存储等主流市场应用需求。经过多年的努力,紫光在存储芯片上的高额投资终于收获硕果。本次长江存储量产64层NAND,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三星、SK海力士、镁光等公司的垄断局面,在当下的国际环境下,格外具有意义。
存储芯片市场被三星、海力士、东芝、镁光等大厂垄断
一直以来,存储芯片市场一直被三星、海力士、东芝、镁光等大厂垄断,三星、东芝、闪迪、镁光、SK海力士等国外巨头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三星是领头羊,市场份额约38%。在DRAM市场,三星、SK海力士、镁光占据了超过90%的市场份额,其中两家韩国企业三星和SK海力士的市场份额加起来高达70%左右。
由于中国企业在NAND Flash和DRAM两种存储芯片方面的市场占有率微乎其微,且NAND Flash和DRAM被少数国际大厂所垄断,特别是韩国企业拥有非常高的市场份额,这直接导致存储芯片价格很容易受到垄断企业决策影响。由于三星公司因Note 7自燃事件遭受了60亿美元的损失,随后,存储芯片发生暴涨,进而带动固态硬盘、内存条、以及闪存卡等存储产品的价格就开始疯涨,镁光公司的NAND Flash 64GB MLC 颗粒在几个月内涨幅超过25%。
进而使华为、小米、OPPO、VIVO等整机厂商深受其害。
由于当下比较特殊的国际局势,NAND Flash高度依赖外商除了会使国内厂商在NAND价格上任凭外商摆布,还有可能受到国际复杂环境变化的影响,一旦供应被切断,对国内IT产业的打击是几乎是毁灭性的。由此看来华为等巨头寻找国产化“备胎”的计划尤为重要。长江存储在64层NAND上取得突破,未来将有效缓解了在NAND上单一依赖进口供应的局面,但是新供应链的导入需要时间,在短期市场上,长江存储的产品仍然无法大规模替代进口。
海外并购接连碰壁 自主研发取得成功
本次,长江存储在NAND上取得突破,是十多年持续研发的成果。早在2006年,武汉就投资100亿元启动武汉新芯项目,经过多年的磨砺和成长,武汉新芯在存储器领域已经有了一定成果。之后合肥、武汉等5座城市争夺存储器基地,由于武汉新芯在这方面已经有一定基础,因而最后武汉取得了胜利。随后,紫光等国有资本对武汉大量注资,并在将武汉新芯的基础上成立组建了长江存储。
在研发路线选择上,紫光选择同时走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路线。
就技术引进来说,紫光曾经试图以每股21美元,总价230亿美元的价格全面收购镁光,结果没能完成收购。紫光也试图以38亿美元收购西部数据15%股权,然后由西部数据出资190亿美元“曲线收购”闪迪,结果因受外部势力干涉最终不得不终止。之后,还传出紫光试图出资53亿美元收购SK海力士20%的股份,但该收购传闻最终也没有结果。
在海外收购频频碰壁的同时,紫光在境外持续高薪寻找优秀的人才,并严格遵守国际商业的道德规则,“只带人不带文件”,坚持“自己的技术要靠自己研发”,紫光集团还聘请了在中国台湾省有“存储教父”之称的高启全。在整合两岸技术团队之后,长江存储开启了自主研发之路,并在2017年完成32层NAND的小批量生产,在2019年完成了64层NAND量产。
可以说,紫光用实践说明了,在当下这个大环境下,与外商合作或并购的技术引进模式很难走通,与其并购或技术合作,不如直接挖人,组建自己的团队自主研发。毕竟,技术是随着人走的,人才是一家半导体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长江存储独创Xtacking架构
长江存储本次发布的64层NAND采用了Xtacking架构。根据公开资料,长江存储搞出的Xtacking架构可在一片晶圆上独立加工负责数据I/O及记忆单元操作的外围电路。这样的加工方式有利于选择合适的先进逻辑工艺,以让NAND获取更高的I/O接口速度及更多的操作功能。存储单元同样也将在另一片晶圆上被独立加工。当两片晶圆各自完工后,创新的XtackingTM技术只需一个处理步骤就可通过数百万根金属垂直互联通道将二者键合接通电路,而且只增加了有限的成本。
长江存储CEO杨士宁博士指出:
利用Xtacking技术,长江存储3D NAND闪存未来可带来更快的I/O传输速度、更高的存储密度和更短的产品上市周期。
还有材料指出:
紫光的64层的3D NAND得益于Xtacking技术,使得产品开发时间缩短三个月,生产周期可缩短20%,NAND I/O速度大幅提升到3.0Gbps,比传统3D NAND拥有更高的存储密度。这使得紫光的64层的3D NAND单位面积的存储密度可以接近国际大厂的96层3D NAND。
因此,紫光的64层NAND是具备一定市场竞争力的技术。根据长江存储的最新报道,64层NAND已于9月正式量产,2020年逐步提升产能,据业界传言,2020年底产能可望提升至月产6万片晶圆的规模。由于紫光的64层NAND性能逼近国际大厂的96层3D NAND,因而可以直接在商业市场与外商竞争。此前还有业界消息称,紫光会跳过96层NAND,直接研发128层NAND,力争在技术上进一步缩短与外商的差距,而这些消息目前还未得到官方的证实。
长江存储要重复京东方的突围之路
目前,长江存储只是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而且产能也比较有限。相对于三星、SK海力士、镁光、英特尔等国际大厂,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市场份额上都有一定差距。长江存储在原材料、设备等方面对外商有较大依赖,在实现不被卡脖子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因而对于长江存储正式宣布64层NAND量产,“沸腾体”或“厉害体”是不合时宜的。在未来几年内,由于要与三星等国际巨头拼刺刀,因而长江存储可能在未来5年内都很难赚到多少钱,甚至可能会重复京东方多年前连续亏损的发展历程。
比较让人担心的是,在媒体一轮“沸腾体”炒作后,之后几年因为企业营收和业绩不够“沸腾”,然后媒体又来一轮带节奏,抹黑长江存储。这并非杞人忧天,京东方就因为业绩不好看,被媒体誉为“A股亏损王”。
不过,长江存储也有很多有利的因素。首先是资本上紫光具备与国际大厂较量的实力,赵伟国曾经表示,计划筹集3700亿元为未来5年准备充足的“弹药”,因而紫光能够为长江存储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由于紫光体量巨大,产品线很全,不仅有NAND,还有PCIe NVMe SSD主控芯片,还有H3C这样的整机厂,内部可以进行垂直整合。
据小道消息,在2020年长江存储的64层NAND产能提升上来后,紫光麾下H3C的服务器、存储设备、智能终端将率先搭载长江存储的NAND。将来不排除向智能手机厂商组团推销展锐的SoC和长江存储NAND的可能性。这种垂直整合在长江存储NAND推向市场初期,能够提供非常关键的推动作用。一旦长江存储的NAND通过紫光系企业的推动获得市场认可,那么,国内其他企业自然会跟进,并使国外存储芯片企业在中国市场份额逐年降低。
期待在3至5年后,国人日常办公写的文稿,外出旅游的拍的照片,能够存储在国产的NAND里。
铁君(公众号 tieliu1888)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紫光存储回应解散:NAND业务逐步转移到长江存储
(文/观察者网 一鸣)今日(3月18日)有媒体报道紫光集团旗下子紫光存储上海公司即将解散,未来紫光存储业务重点将转移DRAM。
对此,紫光存储方面回应观察者网称,为实现紫光集团整体存储战略,优化产品组合,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紫光存储对相关业务进行了重新聚焦:压缩了NAND部分产品线。
紫光存储方面表示,未来随着长江存储3D NAND稳步量产,相关业务将逐步转移到长江存储;同时,还将增强DRAM部分产品线。
观察者网此前报道,去年9月2日,紫光集团旗下长江存储宣布,已开始量产中国首款64层3D NAND闪存,面向固态硬盘、嵌入式存储等市场。
图源:天眼查
观察者网查询到,紫光存储目前在苏州、北京、香港、南京等地注册有公司。而原报道提到,紫光存储整体有200-300人左右,主要人员在北京、西安和苏州,上海仅有一小部分员工。
原报道还援引接近紫光的人士称,此次是大规模裁员,仅留少部分人员清库存产品,大部分员工需要另外找工作,另有员工将等待长江存储,以及紫光旗下其他分公司挑选;被解散团队本来想做NAND Flash,但一直赔钱,在团队解散后,未来紫光的重心会放在DRAM上。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原报道最初将“紫光集团旗下子公司紫光存储”写作“长江存储上海分公司紫光长存(上海)”,此举引发长江存储出面澄清。
18日下午,长江存储在其官方微信发表声明称,发现了网上有关于长江存储上海子公司“紫光长存(上海)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人员解散和业务调整的不实报道。
长江存储声明称,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紫光长存(上海)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业务一直围绕3D NAND芯片设计、研发,测试工程和系统级解决方案产品等方向全速前进,目前公司运转良好,与总部配合紧密,人员与业务稳定。”
长江存储表示将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一切权利。
观察者网查询天眼查发现,紫光长存(上海)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为长江存储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及相关产品的设计、研发、销售,并提供相关领域内的技术服务及技术咨询,从事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业务。
长江存储声明全文:
(编辑:尹哲)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问答
长江存储股票代码是什么?-股票知识问答-我爱卡[回答]长江存储暂时还没有上市,所以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股票代码。长江存储是专注于3DNAND技术的代表队,更是紫光集团投入半导体股票产业的重量级代表作。业...
长江储存芯片股票代码是多少?-股票知识问答-我爱卡[回答]长江储存目前还没有上市,所以还没有股票代码。长江存储全程是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时间是2016年7月26号。专注3DNAND技术,是紫光集团投入...
紫光 国微是否生产存储芯片?是的,紫光国微是中国领先的存储芯片生产厂商之一,其主要产品包括NAND和NOR闪存芯片,可以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闪存卡、USB闪存驱动器等消费电...
如何看待 紫光 国产32层 NAND 闪存耗资10亿美元研发?所谓的NAND闪存,就是一种用来存储数据的电子元器件,我们比较常见的是在SSD硬盘中。这种闪存最大的特点就是速度快,所以现在很多人都会使用SSD硬盘来获得更高的...
现在有了国产 nand 颗粒,但是谁进行光刻的?我国缺的是第五代EUV光刻机,第四代ArF有好几台,中芯国际和紫光,长芯,都有,不过这些光刻机都是ASML生产的。全世界的光刻机厂商,只有荷兰ASML能生产第四代...
fpga上市公司排名?1)紫光国芯——长江存储3DNAND;FPGA;2)中兴通讯——中兴微电子;3)国民技术——射频芯片;移动支付限域通信RCC技术;4)景嘉微——军用GPU(JM54...14)....
华为会不会授权让 紫光 生产麒麟芯片?中兴、华为被美国制裁,中芯国际购买ASML的EUV光刻机受阻,种种迹象表明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半导体和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才有可能完成“鲤鱼跃龙门”的巨变。芯...
长江存储隶属哪家公司?属于紫光集团,该集团旗下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江存储”)在ICChina2019前夕宣布,公司已开始量产基于Xtacking?架构的64层256GbTLC3DNAND闪存...
长江存储母公司?母公司是紫光集团。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6年7月,是一家专注于3DNAND闪存设计制造一体化的IDM集成电路企业,同时也提供完整的存储器解决方案。长...
国内最有潜力的存储芯片公司?存储芯片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领域之一,当前在国内最有潜力的存储芯片公司有以下几家:1.长江存储:长江存储是中国最早进入NANDFlash领域的芯片厂商之一,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