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3D-NAND、QLC和SCM介质技术和新产品
Hardy 架构师技术联盟
NAND Flash技术的发展完全沿着技术演进、商业价值和需求匹配的车辙在不断行驶。诸如
SRAM,DRAM,EEPROM等 产品和技术。在每个存储器单元存储一位的二进制数据的NAND Flash 技术被称为单级单元(SLC)。但是由于SLC在容量和价格等原因,促使MLC、eMLC及TLC这三种闪存颗粒 迅速发展起来,关于Flash颗粒介绍请参考文章“闪存技术最全面解析”。NAND Flash在应用普及和全面替换HDD遇到最直接的一个问题还是价格,从SLC、MLC到TLC一直才寻求价格的平衡点,尽管TLC能够解决SSD容量瓶颈,却还是不能完全解决SSD价格的难题。大容量SSD仍旧昂贵,小容量SSD+大容量便宜HDD的混合存储解决方案也层出不穷,但在体验上终究没有单纯大容量SSD来得好。目前来看,TLC还是相对来说在性能和价格方面平衡不错的方案,再说随着容量的增加、技术的改善,TLC闪存的擦写次数逐渐等到优化,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失效 。
结合实际应用发现,SSD在处理数据写入时,每次都写到新的物理地址,从而使得所有的闪存物理空间被均匀使用。假设一块600GB的SSD,其闪存介质写次数为1万次,那么该SSD可以写入的数据总量达到6PB(600GB*10000);在实际企业级环境中的硬盘,整个生命周期的写入数据总量远小于200TB,这意味着这块600GB的SSD使用10年以上。
技术永远无法脱离实际应用,TLC颗粒在3D-NAND Flash的产品应用非常广泛,先后出现了32,64,72,96层的基于TLC的3D NAND Flash产品 ,起初这些TLC产品只要应用在消费级产品,但目前很多存储厂商已经把TLC颗粒引入企业级存储产品。下面我们看看主流3D-NAND Flash厂商(三星、东芝、WD和SK Hynix 四大厂商)的新产品和动态。
东芝(Toshiba)携手SanDisk 研发出全球首款采用堆栈 96 层制程技术的TLC 3D NAND Flash 产品,且已完成产品试作。该款堆栈 96 层的 3D NAND试制品单颗芯片容量为 256Gb(32GB),预计于 2017 年下半年送样、2018 年开始进行量产,主要用来抢攻数据中心用 SSD和PC桌面SSD等市场。
三星在 3D NAND Flash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去年就发布64 层 3D NAND 。但前不久SK Hynix 推出第四代 72 层的 3D NAND 进入量产,主要用于行动设备,并已交货给客户。韩国对3D NAND Flash技术和市场的控制力是不容忽视的。
Intel发布了新一代SATA SSD 545s产品 ,采用64层堆叠闪存的SSD取代去年的SSD 540s,当时Intel自己的3D堆叠闪存技术还不成熟,所以采用了SK海力士的16nm TLC和慧荣主控SM2258。SSD 545s采用的是Intel第二代3D TLC闪存颗粒(Intel的第一代3D闪存是32层堆叠),64层堆叠设计,具有浮动栅极存储单元,单颗容量256Gb(32GB)。SSD 545s的主控采用了升级版慧荣主控SM2259,加入了对端到端数据保护和ECC的支持(主控SRAM和外部DRAM均有),同时搭配Intel定制固件 。支持每天0.3次全盘写入,终生写入量288TB。
为了延长SSD磨损寿命,多数厂商提供容量超配 。例如一块100GB容量的SSD,其内部的闪存颗粒的物理容量是大于100GB,企业级SSD一般可以达到128G或者更多,超出的那部分就被称为冗余。或者采用较好的部件,如更好的颗粒、更好的控制芯片 ,提供强力的LDPC纠错算法等 ,但是SSD寿命并非单纯取决于闪存的类型,而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闪存介质中,保存数据的基本单元被称为Cell。每个Cell通过注入、释放电子来记录不同的数据。电子在Cell中进出,会对Cell产生磨损;随着磨损程度的增加 ,Cell中的电子出现逃逸的概率会不断增加,进而导致Cell所保存的数据出现跳变。例如某个Cell最开始保存的二进制数据是10,一段时间后再读取该Cell,二进制数据可能就变成了11。因为闪存中保存的数据有一定的概率出现跳变,因此需要配合ECC算法(Error Correcting Code)来使用,SSD内部需要有ECC引擎进行数据检错和纠错 。
写入SSD颗粒数据时,ECC引擎基于原始数据计算出冗余数据,并将原始数据和冗余数据同时保存 。从SSD读取数据时,原始数据和冗余数据一并被读出,并通过ECC引擎检查错误并纠正错误,最终得到正确的原始数据。
闪存所保存的数据出现跳变的数量,随着擦写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当擦写次数达到一定的阈值后,闪存中保存的数据出现跳变的数量会增大到ECC引擎无法纠正的程度,进而导致数据无法被读出。这个阈值就是闪存的最大擦写次数 。
在SSD领域,当前标准的ECC算法是BCH算法(以三位作者的名字首字母命名),可以满足绝大多数SSD的纠错需求。大多数产品中,闪存介质所宣称的最大擦写次数,就是基于BCH算法来给出 的,但是BCH算法的纠错数据位比较有限,所以目前纠错能力更强的算法也被应用,如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 是一个纠错能力很强的算法,可以纠正更多的数据跳变。
SLC、MLC及TLC这三种闪存芯片,大家都很清楚,但接下来QLC闪存芯片要开启它的逆袭之路,而东芝和西数已经率先做出表率 ,目前主要针对智能型手机(如iPhone等)、平板计算机和记忆卡市场。
东芝今后也计划推出采用堆栈 96 层制程技术的 512Gb(64GB)3D NAND 产品以及采用全球首见的QLC(Quad-Level Cell)技术的 3D NAND 产品 。该款QLC试作品为采用堆栈 64 层制程技术,实现业界最大容量的 768Gb(96GB)产品,已经提供给 SSD 厂、控制器厂进行研发使用。
西数全球首发了96层堆栈的3D NAND闪存,其使用的是新一代BiCS 4技术(预计下半年出样,2018年开始量产),除了TLC类型外,其还会支持QLC ,这个意义是重大的。西数已经用实际行动表明会支持QLC,而接下来三星、Intel、SK Hynix等厂商也势必会跟进(目前还没有正式公布QLC的进展),为何厂商会跟进可靠性、寿命比TLC还差的QLC 。
目前来看,QLC闪存单位存储密度是TLC的2倍,单颗芯片可达到256GB甚至512GB。但是QLC闪存的电压更难控制,写入速度更低,可靠、稳定性及寿命比TLC更差。个人觉得主要的原因是成本和闪存对寿命SSD的不断优化,随着SSD控制对QLC技术优化,也有理由相信QLC跟TLC走同样的路,也有可能被用在企业产品 。
从长远来看,能不能将SSD的价格拉下来,我个人对QLC是寄予厚望的,但具体时间目前却无法预知,从TLC到QLC的技术过度 需要时间,需要双倍的精度才能确保足够高的稳定性、寿命和性能。如果参考TLC的历程,价格优势更难在短期内体现出来,QLC大批量上市并且明显带动降价节奏的时间也是我所期待的。
对于存储介质的未来除了NAND Flash外,还要有很多技术值得期待。 SCM( Storage -Class-Memory)产品已经出现在大众视野 ,如美光、英特尔自2016年开始量产的3D-Xpoint ,威腾、东芝合作开发的3D-ReRAM 。SCM的读写速度是3D-NAND的千倍,但在产品测试结果显示只有几十倍,这也说明SCM在读写性能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值得期待。然而3D-NAND+类DRAM混合型的4D-NAND集前端高速度DRAM和后端低价大容量的3D-NAND于一身,也将会在容量和性能中找到一个很好的折中点。
小明学习笔记|看不懂 BCH 算力大战怎么才结束?点这里
编者按:区块链涉及到的技术很多,从互联网底层到不明觉厉的密码学,可是往往关注币价者多而研究技术的人少。牛市的时候,大家为了炒币也会努力学习,熊市的时候,反正也没啥事,我觉得可以更加努力学习。作为一个文科生,我当然会有很多理科生看起来觉得很白痴的问题。作为一个记者,我不难找到业内懂的人用人话给我解释,而且他们往往不会当面嫌弃我。
这是小明学习笔记第五期,变成科普别人。之后想学习随机算法、开源历史和文化等。如果有其他有趣问题,欢迎投稿和提问。
---------这是华丽丽的正文分割线---------
这两天币圈最火的莫过于 BCH 算力大战。可是在各个群里,依然有一堆不明真相的群众在大战讨论间隙蹦出这种疑问:“所以他们到底在争什么”、“不管胜负,最后各自都会持有大量的 ABC 和 SV 吧”。在跟身边的小伙伴和各个群里科普了几次基本概念之后,我发现不行,口头科普工作量太大,决定写一篇文章。本文是基于我在采访报道 BTC 和 BCH 分叉中,跟采访对象请教的,我本身并不是学技术的,如果文本有任何问题欢迎大家指正。
什么是分叉(Fork)?
分叉这个词主要适用于以太坊和比特币等公链网络,也可以理解成基于原来的软件版本做一些修改。说白了挖矿也得下载客户端软件,比特币矿工们挖矿其实都是用客户端在挖,用互联网的方式说有点像这个客户端在做“软件升级”。
比如,分叉有点像在谷歌创建了安卓系统之后,允许开发者对安卓系统进行一些修改,但不允许特别巨大的改动,比如小米和魅族都在安卓的基础上创建了自己版本系统,各自不兼容,用户只能选择运行一个系统。
(不要问我为什么用安卓举例而不用微信,因为微信根本不是开源的,不是谁都能 copy 它代码的,跟比特币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安卓已经是我能想到最多人在用的开源软件了。有朋友表示看不懂安卓的例子,接下来我会用王位的例子——更容易理解但是会更不准确。)
类似的分叉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版本正常更替,核心开发团队自己做软件升级(王位正常更替):
比特币、以太坊和 BCH,都“官方升级”了很多次。其实以太坊曾经的 TheDAO 攻击事件,最后就是全社区公投,决定分叉,舍弃原来被黑客攻击的版本,拿回自己的钱。
2、其他开发者拿主链代码做了一些修改发布一条链(隔壁有个新王朝诞生):
比如莱特币、狗狗币等早期的很多币种,都是复制比特币代码,做了一些修改,自己发了一条链。所以这些币客观来说叫“分叉币”或者“竞争币”,比特神教教徒通常称他们为“山寨币”——言下之意就是“山寨”比特币的币。
本质上 BCH 的诞生也属于这种,但是 BCH 当初“玩得比较大”,毕竟是经历了曾经的扩容共识之后在众人意外之时诞生的:Bitcoin ABC 团队单方面分叉出 Bitcoin Cash,即 BCH,被社区称为“政变”。
由于后来吴忌寒以及比特大陆投资的矿池 ViaBTC 最先公布支持 BCH,有人认为 BCH 的诞生是吴忌寒的阴谋。但这种说法遭到 BCH 和吴忌寒的否定,而且后来比特币耶稣也公开支持 BCH,BCH 逐渐成为市值最大的分叉币。
3、社区里其他开发者不太爽,自己做一条链(夺嫡大戏): 这种,其实就是第二种。区别在于,这种通常戏比较多,往往会涉及到“争名分”的夺嫡大戏——太子登基在即,二皇子跑出来说我才是 下一代的王——谁赢就取决于谁获得的支持多。比如当初 BTC 分叉之前,本来社区都以为即将展开一场算力投票。
结果在投票前夕,有一个叫 Bitcoin ABC 的团队冒出来喊了一句“大楚兴,陈胜王”,自立为王,宣布独立——所以其实 BCH 不能算夺嫡,吴忌寒也一直坚称 BCH 走的一条跟 BTC 不一样的路。
(为了避免歧义,我就不解释硬分叉和软分叉了,上面说的属于硬分叉,想了解的朋友们可以看这篇文章。声明一下,这部分跟我们平时说挖矿偶尔会出现分叉有点不一样,这个分叉是临时性的,最终会归一。)
这次算力大战又有啥不一样呢?
这场算力算大战究竟是上面哪种情况。因为上述情况其实都是按版本/软件发布者的身份来分,所以算第三种。但是 CSW 的做法跟当时比特币分叉出来的 BCH 不同,这次双方都没有开“重放保护”,意味着他们现在还是一条链,只能活一边。
你可能想问,什么是重放保护?
一般来说,当区块链主链网络进行硬分叉之后,区块链发生永久性分歧并产生两条历史交易、地址、私钥以及余额等完全对应的链。这两条链的地址和私钥生产的算法相同,交易格式也完全相同,理论上在两条链上都可被确认以及识别,所以你在其中一条链上发起的交易,就可以到另一条链上去重新广播,可能也会得到确认。
比如以太坊之前从 ETC 硬分叉到 ETH 之后,有黑客不断在交易所进行充币(ETH)、提币(ETH)操作,从而导致交易所莫名其妙流失大量 ETC,这就是“重放攻击”。(其实是没有交易所想到还有矿工在 ETC 上挖矿。)
如果加入重放保护,就能避免这种情况,具体方式就是改一下代码,添加随机数、时间戳,或者流水号等方法都可以,在两条链间形成隔离,让一条链上的事务在另一条链上无效被识别,以确保两条数据共享链保持独立运行状态。
所以如果双方都不改代码,就不会分叉,那就只能按照“最长链原则”展开算力大战。“最长链原则”是比特币定下的规则,因为比特币本身就出现一些“临时性的分叉”,节点们要选择在哪条链上接着挖下去就是根据“最长链原则”——这个翻译其实有点问题, “最长链” 准确地说是 “算力最大、累计难度大的链”。 江卓尔的他的文章里就写道,例如节点会接受2个难度10的块,而抛弃掉3个难度5的块,因为10+10=20>15=5+5+5。不过一般算力越大,出块也会更快,因为难度调整需要一定时间。
这就是现在算力大战的方式:ABC 和 BSV 利用已有算力,各自选择不同的客户端挖矿,挖一条更长链。
理论上中立/理性的节点按规则,将接受更长的链,因为这条链按规则会存活下来——问题就是现在这两边已经不太按规则或者理性在玩了。
目前,即便 BSV 算力暂时落后,只要有算力在某条链上一直挖,这条链就会一直存在。直到任何一方放弃,不再投入任何算力,这条链就不存在,他原来挖出来的币就相当于全部归零——这叫投降。当然,他也有另一种选择,就是开启重放保护或者修改算法——相当于宣布独立,最后分裂成两种币。
大战起于 ABC 在发布了 11 月的硬分叉方案之后,CSW 在 8 月的时候说要出一个新版本,而且他的意思是“我不想要原来的版本,但是也分裂,不想独立,就是想取 ABC 而代之”。最后结果究竟会不会有两种币,就看双方怎么想了。
当然,其实算力大战还有一种更“粗暴”的方式,就是利用自己的算力优势,直接用算力堵死对方的链,让无法交易。其实就是 51% 算力攻击,具体能达成的效果江卓尔也说了:
通过51%攻击,可以完成各种目的,例如:
1、在Tx1(交易1)确认后,撤销掉Tx1,让另一个冲突的Tx2(交易2)生效。2、用自己挖的块(红色的块),孤立掉其它矿工挖的块(蓝色的块),让其它矿工损失挖矿产出。
在51%算力攻击的基础上,可以进行 “51%空块攻击”:攻击者只挖空块(不包括任何交易的块),并不接受(孤立掉)任何其它矿工挖的,正常打包交易的块,让这条链瘫痪掉,任何人都无法正常交易。并且,由于矿工在这条链上挖到的块都被孤立掉,没有挖矿收入,因此也会逐渐停止挖矿,最后这条链就死了。
不过双方都没有用这种方式,也许是因为经济原因也许是觉得这个事情“不正义”,但真实原因只有双方知道了。
交易所起到什么作用?
如果没有人投降或者单方面独立,理论上来说交易所会一直停止提币或者充值。现在是一个中间状态,不知道哪条链会赢,还没有新的币产生。交易所没法上现货的交易对,最多能上期货。
可是,一旦真的分裂成两个币,分裂出来这个币的命运如何,交易所的选择就非常重要了。假设 BSV 这个币诞生出来一个币种,但是没有交易所上这种币,没法交易也没有场内价格,没有人会愿意挖这种币,因为挖也没有意义。说白了,矿工愿意挖 BCH 本质上是因为赚钱,所以价格往往跟算力是成比例的。
这就是为什么币圈老人吴钢说,算力只是共识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可是,只支持单方面的交易所可能很少见的。为了用户利益,大概率交易所都是中立的,如果有两个币,我会同步支持发放给用户,然后慢慢上交易对。比如币安的公告就是典型中立:
为支持BCH硬分叉,币安将于11月16日0时40分进行快照,并于11月15日23时暂停BCH充值、提现。由于BCH硬分叉将可能出现Bitcoin Cash ABC(BCHABC)、Bitcoin Cash SV(BCHSV),币安将于11月16日0时40分暂停BCH/BNB、BCH/BTC、BCH/ETH、BCH/USDT交易对,后续处理方案如下:
方案1:BCH硬分叉并未有新的分叉币产生,币安将恢复交易,具体恢复交易时间另行公告。
方案2:BCH硬分叉并产生新的分叉币,币安将根据快照1:1分发 BCHABC和BCHSV,分发完成后交易时间另行公告。
我是Odaily星球日报编辑卢晓明,探索真实区块链,爆料、交流请加lohiuming,烦请备注姓名、单位、职务和事由。
之前第一期学习的是虚拟机(《小明学习笔记 | 一文看懂区块链跨链机制》),第二期是跨链(《小明学习笔记 | 一文看懂区块链虚拟机》),第三期《小明学习笔记 | 一文看懂互联网TCP/IP协议》,第四期是《小明学习笔记 | 一文看懂可验证随机函数VRF》
相关阅读:
比特币扩容在即,面临分叉风险,币价一周暴跌四成
比特币扩容之争,革命将走向未来,还是走向分裂?
什么是硬分叉,什么是软分叉,什么是共识?
深入比特币原理(十三)——硬分叉与软分叉
BCH分叉没有重放保护,这意味着什么?
在数字货币分叉中重放保护起到什么作用?| 区块链课堂第25问
【天下大义,当混为一】(下)算力战
相关问答
bch 码优缺点?BCH码(Bose-Chaudhuri-Hocquenghemcode)是一种纠错码,具有很高的纠错能力和编码效率。它能够检测和纠正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完整...
将十六进制数a1 bch 转换成相对应的十进制数,写出计算过程,B,C...[最佳回答]A=10,B=11,C=12,H表示十六进制.(A1BC)16=(10×16^3+1×16^2+11×16^1+12×16^0)10=(40960+256+176+12)10=(41404)1...
bec差错控制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差错控制的信道编码方法。背景技术: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如何找到强有力的差错控制编码以逼近香农容量限是过去几十年编码学家一直追求的目标。到...
工厂工资怎么计算的-找法网立即咨询qf9w****bch4421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1vhp****uxreq2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a8na****kls98t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7lxg****yobv1f8分钟前提交了咨...
【数据结构与 算法 5请给出下图所示的树的前序、后序和层次遍...[最佳回答]前序遍历:ABEFGCDHIJ后序遍历:EFGBCHJIDA层次遍历:ABCDEFGHIJ
蚂蚁s9矿机挖比特币的时候为什么有时候会挖bcc,求解释?这基本不是问题啊,蚂蚁系列的矿机尤其是在比特大陆推出比特现金以后的矿机基本上都会支持挖BCH,也就是比特币的第一个分叉币比特现金。他们两个在区块上相比比...
由于大风,山坡上的一棵树甲被从点A处拦腰折断,如图所示,其...[回答]答:蚂蚁沿着A-B-D路线走最近.理由如下:过C作CH⊥AB于H,在Rt△BCH中,∠H=90°,∵株距为3,∴CH=3,∵BC=5,∴由勾股定理:BH2=52-32=16,∴BH=4AH=5,在...
比特币是如何超越国界而兴起的?比特币价格涨势有多重原因。首先是市场避险需求和跨境流动性需求。无论是前一阵中国投资人为解决资本出境问题而青睐比特币(但在中国9月逐步叫停ICO和...所谓“...
(2013•滨城区二模)由于大风,山坡上的一棵树甲被从点A处拦...[回答]答:蚂蚁沿着A-B-D路线走最近.理由如下:过C作CH⊥AB于H,在Rt△BCH中,∠H=90°,∵株距为3,∴CH=3,∵BC=5,∴由勾股定理:BH2=52-32=16,∴BH=4AH=5,在...
但是FIL短期的走势并不好看,还是忽略了一个事,调仓不需要等...法律咨询ecoin到底是不是骗局今天来谈谈说下FIL区块链论坛01-0713:40关注...还处在低位的BCH是个不错的选择,另外,我认为HT一定也会很快就迎来补涨,所以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