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
HOME
行情
正文内容
nand刷lakka 使用 Lakka Linux 将你的旧 PC 变成复古游戏主机
发布时间 : 2025-04-04
作者 : 小编
访问数量 : 23
扫码分享至微信

使用 Lakka Linux 将你的旧 PC 变成复古游戏主机

编译自: https://itsfoss.com/lakka-retrogaming-linux/

作者: Abhishek Prakash

译者: geekpi

如果你有一台吃灰的旧计算机,你可以用 Lakka Linux 将它变成像 PlayStation 那样的复古游戏主机。

你可能已经了解 专门用于复活旧计算机的 Linux 发行版 。但是你知道有个 Linux 发行版专门是为了将旧电脑变成复古游戏主机创建的么?

认识下 Lakka ,它是一个轻量级 Linux 发行版,可以将旧的或低端的计算机(如 Raspberry Pi)变成一个完整的复古游戏主机,

当我说复古游戏主机时,我对主机部分很认真。如果你曾经使用过 Xbox 和 PlayStation,你就会知道典型的主机界面是什么样的。

Lakka 提供类似的界面和类似的体验。我稍后会谈到“体验”。先看一下界面。

Lakka 复古游戏界面

Lakka:为复古游戏而生的 Linux 发行版

Lakka 是 RetroArch 和 Libretro 生态系统的官方 Linux 发行版。

RetroArch 是复古游戏模拟器和游戏引擎的前端。你在上面的视频中看到的界面只是 RetroArch。如果你是只想玩复古游戏,只需在当前的 Linux 发行版中安装 RetroArch 即可。

Lakka 提供了带有 Libretro 核心的 RetroArch。因此,你会获得一个预先配置完的操作系统,你可以安装或插入 live USB 并开始玩游戏。

Lakka 是轻量级的,你可以将它安装在大多数老系统或单板计算机上,如 Raspberry Pi 上。

它支持大量的模拟器。你只需要在系统上下载 ROM,Lakka 将从这些 ROM 运行游戏。你可以在 这里 找到支持的模拟器和硬件列表。

它通过其顺滑的图形界面让你能够在许多计算机和主机上运行经典游戏。设置也是统一的,因此可以一劳永逸地完成配置。

让我总结一下 Lakka 的主要特点:

RetroArch 中与 PlayStation 类似的界面支持许多复古游戏模拟器支持最多 5 名玩家在同一系统上玩游戏存档允许你随时保存游戏中的进度你可以使用各种图形过滤器改善旧游戏的外表你可以通过网络加入多人游戏开箱即用支持 XBOX360、Dualshock 3 和 8bitdo 等多种游戏手柄连接到 RetroAchievements 获取奖杯和徽章

获取 Lakka

在你继续安装 Lakka 之前,你应该了解它仍在开发中,因此会有一些 bug。

请记住,Lakka 仅支持 MBR 分区。因此,如果在安装时没有读到你的硬盘,这可能是一个原因。

项目的 FAQ 部分 回答了常见的疑问,所以如有任何其他的问题,请参考它。

获取 Lakka

你喜欢复古游戏吗?你使用什么模拟器?你以前用过 Lakka 吗?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你的观点。

via: https://itsfoss.com/lakka-retrogaming-linux/

作者: Abhishek Prakash 选题: lujun9972 译者: geekpi 校对: 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 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9]; http://www.lakka.tv/disclaimer/

点击“了解更多”可访问文内链接

前端+独立模拟器 打造全能怀旧迷你主机

对于复古与怀旧玩家来说,老游戏(经典)的魅力真的是现在快餐游戏没法替代的,先前也有很多分享利用电视盒子、树莓派或是 PSC(Playstation Classic),刷 Lakka、EmuELEC 等打复古游戏机的文章。

作为一个迷你主机爱好者,其实 Windows 本身是模拟器最全,天花板(目前已经可以覆盖 PS3 甚至 NS)更高的平台。利用手头的迷你主机,搭配大硬盘+无限手柄,就可以很方便的打造一台全能的怀旧迷你主机。

本篇文章就利用手头的迷你主机(零刻 SER5 Pro),介绍几种个人接触过的前端和独立模拟器,实现从街机、掌机到家用机的全能怀旧主机体验。可以运行 Windows 的主机都可以使用本文介绍的方案,不过不同模拟器对硬件配置需求不同,不同配置的机器可能会遇到部分平台无法流畅运行的问题。同时覆盖的平台更多,自然也可能遇到一些兼容性问题,这部分只能大家根据自己遇到的情况善用搜索来解决了。

▼本次使用的 miniPC 是来自零刻 SER5 Pro,配置为 AMD Ryzen5-5600H+16GB RAM

模拟器前端&独立模拟器

由于复古游戏平台众多,如果1个平台1个模拟器,无论是安装还是游玩体验都不会太好。所以目前想要覆盖多平台的复古游戏,前端(frontend)是必不可少的,国内玩家所熟知的 PC 平台的前端主要有三个:全能模拟器、天马以及 CoinOPS。

全能模拟器

全能模拟器(RetroArch)是必须提到的一个前端,它应该是目前覆盖最全的前端,从 Windows、Mac、Linux,到移动端的安卓、iOS、PSP、PSV、3DS,再到主机端 GC、Wii、XBox、NS、PS3、PS4。

不过个人并不建议选择全能模拟器,全能的安装配置门槛相对比较高,新手/小白玩家很容易面对复杂的配置/选项无所适从。目前维护全能模拟器包的大佬比较多,NS/PSV平台的「我干UFO」一直在维持整合包更新,其他平台也有不少个人/小组有在维护,如果想要在 Windows 上使用全能,建议选择一些口碑比较好的整合包使用(我个人在 Win 上没有使用全能整合包,这里就不推荐了)。

当然全能也是有它的优势的,作为横跨多个平台的模拟器,一旦上手后续切换平台也可以方便的使用。关于全能的教程,网络上已经有很多了,大家就善用搜索功能吧~

天马前端(Pegasus)

天马前端也是最近比较流行的前端(同时它也调用了全能,是前端的前端?),个人感觉从使用、配置上来说相比全能更方便,即使是整合包安装教程也更全面。国内目前有两个工作组的整合包相对比较流行,一是挖坑者联盟(XperiaPLAY永恒的光辉)的天马2.0整合包,一是跳坑者联盟(大光圈先森等,取名都带坑。。。)的天马3.5整合包。

以使用来说,天马修改配置文件、添加游戏会更方便一些,尤其是跳坑者联盟写的 pdf 版教程也非常详细,很适合英文阅读较差(看全能/天马官网头疼)的用户。跳坑者联盟的天马3.5一直有维护和更新,目前整合包总容量已经来到了1.7T(可以根据平台按需进行部分下载),如果是新入坑的朋友,个人是比较推荐从挖坑者联盟的天马3.5入坑的。

天马的另外一个优点,就是同一个整合包可以很方便的覆盖 PC、Mac 和安卓,基本只需要批处理修改 metadata.txt 就可以在不同平台切换。

▼挖坑者联盟,天马2.0整合

▼跳坑者联盟,天马3.5整合包+ES2主题

添加模拟器和游戏方面,天马主要是通过编辑元数据,这方面天马官网有详细的描述,大家也可以参考整合包内提供的 metadata.txt 自行修改。

▼metadata.txt 示例

collection: 3DO

extension: bin, iso, zip

ignore-file: D no Shokutaku (Japan) (Disc 2).bin

launch: "\Pegasus-wkzlm\RetroArch\retroarch.exe" -L "\Pegasus-wkzlm\RetroArch\cores\opera_libretro.dll" "{file.path}"

game: D之食卓

file: D no Shokutaku (Japan) (Disc 1).bin

developer: D之食卓

description: D之食卓(D no Shokutaku)是......

CoinOPS Next 2

CoinOPS Next 2其实也是非常优秀的前端,界面也非常的精致,在国外用户中口碑很好,整合包也比较丰富。不过由于很多都是国外大佬整理,ROM 的汉化和版本并不太符合国人习惯,所以如果是新入门选择整合包,还是推荐优先考虑天马3.5整合包会更合适一些。

▼CoinOPS Next 前端整合包界面

Onemorething——OpenEmu(Mac)

对于 Mac 用户来说,游戏匮乏一直是个老问题,其实 Mac 平台也有非常出色的模拟器前端——OpenEmu。作为 Mac 软件,OpenEmu 延续了 Mac 平台精致的设计风格,在精致程度上远超其他前端。虽然 OpenEmu 支持的模拟器平台数量可能不如全能,但是超级简单的 ROM 添加(拖曳即可添加),让用户可以更加专注于游戏本身。

另外兼容性方面也是超乎预期,印象我入手 M1 Macmini 没多久就接触了这款前端,一开始还很担心初次转向 Arm 的兼容性问题,但实际到手后体验基本是完美的。OpenEmu 同时也内置了很多滤镜,对于初上手用户来说非常的方便。当然简约方便的设计理念也并不是完美的,对于喜欢追求调整参数、折腾金手指的用户来说,OpenEmu 的极简设计就是一把双刃剑了。

以目前大部分用户 PC 的性能,模拟 PS2 或者更早的平台性能方面基本没有问题,大部分兼容性问题都可以调整前端调用的核心来解决。不过更新世代的平台,例如 PS2、PS3、WiiU 对性能就会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 RPCS3、Yuzu、Ryujinx 对机器性能需求会更高一些。 当然限于篇幅,这些具体的模拟器就不再赘述了,善用搜索可以找到丰富的介绍与配置资料。

▼虽然 AetherSX2 号称是 arm based,但是目前已经以 UWP 形式登录 Xbox,感觉并不是限定 arm?

SER5 Pro 开箱

前面谈到了很多前端与模拟器,本文的后半部分则是介绍我选择的载体——来自零刻的 SER5 Pro,用 0.6L(126mm x 113mm x 42mm)不到的体积,装下 N 多的复古游戏。

这台机器的配置是 AMD Ryzen5-5600H,16G(8GX2)双通道 DDR4 内存,出厂自带 512G PCIe SSD,为了扩展存储我又添置了一块 1TB SATA SSD 用来存放 Rom。虽然这是一台集显迷你主机,不过不错的性能释放,加上非常 Yes 的 AMD APU,实际模拟器体验还是非常不错的。

对于目前大部分模拟器而言,CPU 性能是第一位的,5600H 提供了6核心12线程 Zen3 CPU,3.3Ghz的基频4.2Ghz的脉冲频率日常也是够用的。GPU 部分 Ryzen5-5600H 集成的 Vega 核显性能也非常不错,虽然可能相比 GTX1050 这些独显有一定差距,不过实测大部分模拟器游戏表现都是 OK 的,少量 PC 3A 级游戏降低分辨率也能跑的起来。

当然如果单纯只为了游戏,其实目前1800左右 XSS,或是各种可以安装 EmuELEC 的盒子性价比更高。之所以选择 Windows 平台的方案,主要有两点考量

PC 除了游戏以外,还可以用来做很多其他事情。而纯粹的游戏平台,虽然价格更便宜,但除了娱乐以外的扩展性几乎为零。Windows 平台除了模拟器更丰富以外,同样可以方便的运行很多 Win 游戏,在游戏的丰富程度上也有优势

接口方面 SER5 Pro 正面提供了2个USB3.0 Type-A,1个支持视频输出(DP Alt Mode)的 USB Type-C,电源键以及 3.5mm 耳机孔。背面则是千兆网卡,1*USB3.0 Type-A、1*USB2.0 Type-A,2个 HDMI2.0 接口和电源输入。通过 USB Type-C 转 DP,以及 HDMI 接口,可以根据需求连接显示器或电视。

作为 miniPC,拆机也是非常方便的,拧开底部的四颗螺丝,小心的打开后盖就可以看到机身内部。

SER5 Pro 做工方面也是保持了零刻一直不错的水准,元器件摆放、黑色 PCB 都是这个价位无可挑剔的,机器外部接口也都采用了导电胶带连接,来提高抗静电/EOS 能力。

内存部分我选择的是 16GB 版本,出厂配置是2根镁光 DDR4-3200,高配还有 32GB 内存可供选择。SSD 部分是来自金士顿的 NV1, PCIe3.0 接口,512GB 容量。同时机器还提供了一个 7mm 2.5英寸 SATA 硬盘位,我加装了 1TB 英睿达 MX500,用来扩展存储。

网卡部分依旧是 AMD 和 MTK 定制的 RZ608(MT7921K),支持 Wifi 6E 和蓝牙5.2,WiFi 6E 部分2x2最高速率1200Mbps,蓝牙也可以用来连接无线手柄。

性能测试

虽然 Ryzen5-5600H 并不是多新的处理器,不过作为 APU 中的非x8xx/x9xx,网络上实测性能的文章并不多。这里就顺手测试一下综合性能,如果你有机器也考虑运行我介绍的模拟器平台,可以参考本部分性能测试数据,做为一个大致的对照。

CPU 部分6核心12线程 Zen3 核心,CPU-Z 单核跑分563.2,多核跑分3527。

CINEBENCH R23部分,单核心1370pts,多核心7796pts,作为生产力工具其实也是很够用的。

GPU 部分,3DMark Fire Strike GPU 得分4000,综合得分3647。3DMark Time Spy GPU 得分1247,CPU 得分6185,综合得分1416。

内存部分两条镁光8GB DDR4-3200,时序跑在了22-22-52-CR1,实测内存读取带宽46910MB/s、写入带宽41497MB/s,复制带宽41434MB/s,延迟部分则为90.9ns。

综合性能部分,还是使用相对更有参考意义的 PCMark10,SER5 Pro 总分6022。其中常用的 软件启动、视频会议、浏览器部分总分10239,而对应生产力的表格编辑、文档处理总分9748,图片编辑、渲染、视频编辑部分总分5938。

虽然 Ryzen5-5600H 集成的是 7CU 的 Vega 核显,其实实际游戏表现还是不错的,实测 720P 下刺客信条奥德赛平均帧数46帧(最低画质)。虽然没有跑满60帧的水平,但对于集显来说,能流程运行几年前的 3A 游戏已经很超值了。

同样以 720P 运行古墓丽影暗影,最低画质下平均帧率56帧,同样属于可玩的水准。

部分模拟器测试

PS2 以前的平台其实对于现在的 PC,基本是毫无压力的,性能部分早已不是限制。只要不遇到兼容性问题,基本都可以完美运行,这里就不多花笔墨了。

▼DC、PSP 这些老平台对于 Ryzen5-5600H 来说毫无压力

相较于 Wii 的成功,Wii U 算是比较失败的一代主机了,不过设计上也为现在销量破亿的 NS 打下了基础。软件阵容方面 WiiU 其实也是很不错的,模拟器 CEMU 成熟度也是很高。

CEMU 测试部分,选择了比较热门的荒野之息,实测 Vulkan API 下运行毫无压力,除了模拟器占用内存和 GPU 较多外,CPU 部分其实还有余力的。

由于 PS3 采用的 Cell 处理器非常复杂,截至目前 RPCS3 官网兼容性列表中,也只给出了68.04%的 Playable。除了兼容性,对于集成显卡的 Ryzen5 6600H +16GB RAM 来说,很多游戏性能方面必然是不够的。

测试方面选择了相对要求低一些的机战 2OG 和战神1+2高清重制版,2OG 部分使用贴吧的专版整合包,虽然模拟器版本较老但还是轻松跑满60帧。对于想复习战神1、2的用户来说,PS3 重制的1+2高清版应该是画质最好的版本,实测游戏帧率也非常稳定,CPU 和内存占用相比 CEMU 还低上不少。

▼2OG

▼战神1+2高清重制版

最后测试的是 Yuzu 模拟器,同样使用 Vulkan API,荒野之息实测可以稳定在20~30帧之间。CPU 尚存余力,但是16GB 内存和 GPU 相对都比较吃紧,如果是32GB 内存应该会更好些。

不算推荐的手柄推荐

对于大部分游戏来说,Xbox 无线手柄都是比较值得推荐的,使用蓝牙可以直接连接电脑。如果没有蓝牙,就需要入手无线接收器了。

▼Xbox 手柄

对于预算有限的用户,也可以考虑八位堂的猎户座有线手柄(适配 XBox 所以只能有线),无线的话八位堂 Pro2 也可以看看。

▼八位堂猎户座

▼八位堂 Pro2

结语

回到本文介绍的内容,其实模拟器部分介绍更多是抛砖引玉,无论你使用传统台式机、笔记本抑或是迷你主机,都可以利用前端+独立模拟器的思路来打造自己的全能怀旧机。

迷你主机在国内依旧是比较小众的产品,很多用户可能从未听说过,抑或是对这样小个头产品的性能有疑虑。其实像 Intel 这样的大厂一直在力推 NUC,更高的整合度和加强散热设计下,迷你主机的性能其实并没有打任何折扣。采用 AMD 标压处理器的零刻 SER5 Pro,其实无论是日常办公、轻度游戏、4K 视频播放、图片处理,甚至是一些视频剪辑都能胜任。SER5 Pro 机器的做工,在同价位也是比较靠前的水准,高集成度设计也非常节省空间。模拟器部分也已经达到目前几乎所有主流模拟器的需求,对于喜欢模拟器的玩家来说,今年能买到的 AMD/Intel 集显机器都是很超值的。

作为一个小主机爱好者,我也会继续和大家分享迷你主机的评测、玩法分享,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后续的更新。最后感谢大家的观看,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并在评论区留言,我是 KC,我们下篇文章再见~

相关问答

想买一个电视盒子,能玩PS模拟器游戏不卡的,选什么呢?

用电视盒子来玩模拟器游戏,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只是如果盒子的性能不够,模拟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各种卡顿不流畅根本没法玩,下面给你推荐几个就我了解的玩模...

 机动战士高达ol  李水明 
王经理: 180-0000-0000(微信同号)
10086@qq.com
北京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国际大厦08A座
©2025  上海羊羽卓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  程序由Z-BlogPHP强力驱动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微信号

QQ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热线

188-0000-0000
专属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微信交流
顶部